浦东新区战略定位,浦东新区开发区

【浦东新区的开发对上海市的发展起到哪些作用】

上海人有更多的地方可以住了~~~~还多了很多有特殊功能的区域:**开发区

【浦东的发展】

相信即便是对上海了解不多的人,也听说过“浦东”这个名字。事实上,近年来上海的开发开放正是从浦东的开发开放开始的,可以说一个浦东盘活了整个上海,浦东开发带来的是整个上海的复兴。
10月13日,我市党政代表团来到浦东新区学习考察。在疾驶的车里,就能感受到浦东发展浪潮扑面而来:你看,有着100米宽和5000米长的世纪大道,恢宏气势令人叹为观止;而要想一窥东方明珠电视塔或者比邻而居的金茂大厦的全貌,也必须抬头仰望才得见……
浦东负责人的介绍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一印象,他说,15年来,浦东新区汇集金融机构170多家,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300亿人民币。目前,浦东新区分为四大功能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外高桥保税区。浦东新区的GDP已经从1991年的60亿增长到2004年的1790亿,年均增长19%。“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把浦东新区建设成为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说实在的,随同市党政代表团在浦东参观学习时,总觉得这学习合作的“抓手”很难找,且不说,整体发展难望项背,就是一个项目动辄投资几十亿、上百亿的实力,也只能让人望洋兴叹。而这天下午,市党政代表团与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进行座谈,座谈中,上海市经委副主任乐景鹏的一番话则解开了记者的这个“疙瘩”。
乐景鹏说,作为长三角的领军城市——上海发展迅猛,但这两年发展速度趋缓,我们把这看作游泳时换气的过程。游泳换气,如果换得好下半程还会保持良好的速度,如果换不好,后面速度就要受影响,进而影响全程的速度。所以,在“十一五”期间,上海按照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对产业格局进行调整,由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高技术产业迈进。
这让人想起了浦东现在的情形:中央对浦东开发的支持带来的优惠政策对于创业者和企业家们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周边省份的很多大公司都将总部迁到上海。同时,由于大批跨国龙头企业的被引入,其所发生的产业集群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于是,众多的资本和人才云集浦东。大量的集聚也使得“资本溢出效应”初露端倪。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注册地放在上海,而将生产制造基地往周边地区转移。这样上海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为周边地区招商引资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有着“上海后花园”之称的昆山,其发展就是依靠浦东的开发开放,利用上海的辐射作用主动与上海接轨。
知道这些也就明白了,乐景鹏所说的这个“换气”过程,很大程度就是上海产业转移的过程。我们知道,在经济学的教科书上,产业转移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供给或生产需求条件发生变化,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自发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国或地区与转移对象国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其实,产业转移的前提,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成本条件和比较优势。比如,现在浦东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地价也越来越高,有关资料表明,那里的地价,每平方米土地的开发成本已经超过100美元,在此情况下,占浦东GDP大半壁江山的制造业的发展遭遇到了瓶颈。所以,浦东要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的结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的能级,在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会展旅游等行业,初步形成对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强有力的服务和辐射功能。这样,产业转移势在必行。
我市党政代表团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赴沪的,寻找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也是此行的目的之一,如果说昆山背靠上海是其承接产业的比较优势,那么我市对俄的区位优势和富集的资源也同样是吸引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也正是对于自己的比较优势充满了信心,市委书记马晓林在沪期间,接受上海东方卫视采访时说:“要把牡丹江打造成为上海的北方后花园。”
所以,聆听了浦东的发展浪潮,我们的信心更足了…

【浦东改革的巨变及发展?】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
春天的阳光照亮了浦江之东的土地,也照亮了上海的锦绣未来。
浦东从此沧桑巨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张王牌,一张面向世界的王牌。
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浦东从一开始就大胆探索,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首先进行改革。浦东在全国最早进行了“小,大社会”模式的实践。1993年1月1日,浦东新区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大部门制度,党政机构所有职能局仅有10个,全部人员编制800名,是上海其他区机构的1/3,人员的2/3。后来由于发展需要,适当增加了一些部门,南汇划入浦东前也仅有13个部门,1000名公务员,机构和行政人员是全国最精简的。与浦东的们交谈,常听他们说“换频道”一词,因为他们一个往往对接市几个部门,有时候一天内向几个部门领导汇报工作,报告内容、对话方式、言语风格都要相应调整。
“小、大社会”,还意味着,不需要干预的事,减;不需要掌的“权”,放;不需要管理的事务,转。浦东的社会组织是中国最发达的。比如乐群社工服务社是中国第一个民间社工组织,罗山市民会馆是中国第一个市民会馆。此外,浦东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了第一套社工职业标准。
开放现代服务业
1995年3月,一批专家、学者30余人在浦东川沙一家宾馆里,“头脑风暴”三天三夜,最终形成了一份报告,提交中央,请求浦东在服务贸易领域对外资先行先试开放。
其时浦东开发开放建设者们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浦东的下一轮开发的重点是什么?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杨周彝回忆道,“专家们讨论认为,应该发展以金融业为首的现代服务业。”但那时,中国改革开放最初只是制造业对外开放,服务业不对外开放,浦东如能率先开放,这将是一个突破。
1995年4月18日,朱 镕基到浦东来视察,看到了那份经过三天三夜讨论出来的请示报告,极为满意,当即作了批示,便形成了后来的国务院“61号文件”。
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建议中央允许浦东新区在服务贸易等领域对外资开放,先行先试。包括:一、允许外资银行在浦东试营人民币业务;二、允许在浦东建立中外合资外贸公司;三、允许在浦东设立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四、允许内地其他省份的外贸公司到浦东设立子公司;五、在外高桥保税区实行某些自由港的政策。
这个文件奠定了浦东发展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浦东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的大幕也随之掀起。
当时有关部门规定外资银行不能经营人民币业务,“61号文件”出台后,允许外资银行在浦东进行经营人民币试点,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杨周彝认为,致力于服务业的改革与开放,这是浦东开发开放最成功的经验之一,是我国加入世贸前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的一次重要探索,对全国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
发生在浦东的先行先试,也是中国进入WTO前夜的预演。而这场预演让浦东再—次站在了新一轮改革开放前沿。
试点综合配套改革
2005年6月21日,一个平常的星期二。新华社一则电讯稿使浦东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浦东将在中国改革进程中三个最艰难的地方实现“三个变”——转变职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
那时,向中央申请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的不止浦东一家,还有深圳、天津滨海新区等。但中央又一次把机遇给了浦东。2005年的初夏,国务院总理温 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上海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这年正好是浦东开发开放走过15年之后,浦东以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特殊身份开始了下一个15年。与以往以政策优惠为主不同的是,国家这次更重视浦东自己体制创新的作用——浦东要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问题结合起来,把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结合起来,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结合起来,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动全国改革起示范作用。
随后,一系列重大改革事项陆续出台。国家局批准浦东首家试点美元、欧元、英镑等15个币种的特许兑换业务;率先设立成长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率先建立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自主创新的投资体制;率先探索“以设计公司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新模式”、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视同为生产性企业对待;率先试点生物医药材料检验检疫新模式、缩短审批时间、缩减审批范围;率先出台海关新十条;率先试点进口无纸化通关、特殊监管区功能整合、强化口岸中转功能……
记得当年浦东向中央申请成为试点区时的理由是,积累经验,以点促面,为有效解决改革中的共性问题提供范本;另一方面,把改革风险和试错成本控制在区域范围内。而现在,浦东的许多的改革举措都已成为样本推广到全市乃至全国。
开辟“两个中心”主战场
2009年4月,走过近20年的浦东要再创辉煌。于是,党中央、国务院把目光投向浦东——宣布批准上海建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浦东是核心功能区。随后,又批准上海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浦东的区域面积整整扩大了一倍。
“两区合并”后,浦东不仅拥有着陆家嘴、外高桥、金桥、张江四大传统国家级开发区,又增加了洋山保税港区、上海临港新城等正在快速发展的新的国家重要产业集聚区,如虎添翼。
改革创新,再次成为浦东的主旋律。南汇划入浦东前,原浦东计入机构个数的工作部门为13个,是上海其他区县的二分之一左右。新浦东到底应该设置多少个部门?在区级机构改革方案制订之初,浦东首先考虑的就是要适应大区域特点,坚决守住两条线:一条是水平线,尽可能地小;一条是垂直线,管理层面尽可能地扁平。在对机构进行设置时,曾有过若干备选方案,一类备选方案中委办局的数量少于20个,一类备选方案则超过20。现在的方案是19个,体现了浦东坚持“小”管理体制的决心。
浦东的区级机构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能转型。机构有增有减,增加的是需要更多承担起的责任,不能简单地看数字多少。而且改革是一个过程,一些领导班子的人选在今后适当机会通过公开选拔、内部竞争上岗等方式,选人用人,择优配强。
更远的目标已经提出,围绕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计划用10年时间到2020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地区生产总值占上海市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真正成为联系国内外经济的重要枢纽。
时间正在实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当年的战略:“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

【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浦东开发开放,也谱写了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作为创造昨日辉煌的老工业基地,浦东开发开放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浦东开发为契机,通过东西联动,加快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的整体性调整,全面促进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再创上海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一、浦东开发开放及自身产业演变轨迹

经过十年的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在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综合经济实力方面看:1999年,浦东新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00.5亿元,比1990年的60亿元增长13.3倍,十年平均增长21.3%。浦东新区占全市GDP总比重也上升到19.8%。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浦东的经济和产业形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经济形态从以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单元经济,转变为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框架、以多元投资为基础、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发挥积极作用、各种经济成分共同繁荣发展的多元经济。
——经济结构从以市郊农业和配套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传统经济,转变为以金融贸易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工业为支撑的现代经济。
——产业结构从主要靠二产拉动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二产、三产共同拉动的多元结构。
——浦东功能辐射从上海市内东西联动,转变为与长江流域、与国内其他地区、与国际市场互动,浦东开发已进入基础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同进的新阶段,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雏形已经在黄浦江东岸初步建成。

二、浦东开发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

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与“孤岛式”发展模式不同,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一直与整个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相连。在“依托浦西、以东带西、东西联动”方针的指导下,浦东依托上海产业基础推进自身产业升级,上海也以浦东为“龙头”推动产业的调整,取得了互相促进,加速发展的效应。可以说,浦东开发开放十年间的过程,就是上海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性调整的过程,就是上海产业结构从适应性高速到战略性调整的过程。浦东开发开放,对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如下作用:
1、大力利用外资,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浦东开发开放十年间,正值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十年来,通过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浦东吸引外资的水平不断提高。至1999年末,已有来自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外商在浦东投资企业5942家,总投资294.43亿美元,合同外资115.68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98家公司在浦东投资1818个项目,总投资达86亿美元;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479个,总投资256亿美元。浦东新区已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额的28.8%,项目总数的30%。通过与外商资本的嫁接,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信息产业、现代生物医药工业、家电制造业和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也构筑上海一批直接面对国际市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产业和企业。通过这些产业和企业的建立,使上海企业和产品参与全球分工体系,也提升了上海出口商品的结构。上海市外贸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53.17亿美元迅速提高到1999年的187.85亿美元,增长达3.5倍。从出口企业构成上看,“三资”企业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66%;从出口产品结构上看,去年上海机电产品已占出口总额的43.75%;“双高”产品的含量也已近40%,这表明上海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正迅速增强。
2、带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合理化
作为老的工业基地,浦东开发开放之初的上海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第二产业中传统工业的比重较大,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趋势不明显。因此,在上海发展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总目标下,浦东的发展战略定位为“金融、贸易、高新技术先行”,两者的方向保持一致。十年来,上海市在浦东开发开放中,坚持优化市场配置的原则,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第二产业升级换代,并为整个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了先导作用。浦东以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为代表的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创汇农业快速增长;金桥现代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和支柱工业形成规模,张江高科技园区创新经济初具特色,外高桥保税区加工贸易功能开始凸现。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功能建设,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集聚辐射效应开始发挥,金融保险业已经成为浦东新区第三产业的支柱。由于1999年浦东第在产业迅速发展,去年占浦东GDP的比例已达44.1%,以此推动上海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年均递增1.7个百分点,开始形成三产与二产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从上海二产发展的情况看,处于调整期的上海工业,十年“关、停、并、转”的破产1028家,下岗分流150万人次,传统工业如纺织、轻工、有色工业等生产下降,而同期上海工业十年却平均每年增长14.5%。这一下一上反映了浦东的二产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新增长点,一个极为重要的孵化器,一个极为重要的蓄水池。
3、适庆科技发展趋势,促进产业高技术化
作为对外开放开发区,浦东机关报区在吸纳外资进入的同时,关键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上海产业向高技术化发展。十年来,特别是“九五”以来,上海借助浦东新区兴建“一江三桥”(即张江、金桥、外高桥、孙桥)高新技术产业带,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张江高科技园区着力推进高科技产业化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已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微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上海软件园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到1999年末,张江园区已引进中外项目67个,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金桥出口加工区以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现代家电和生物医药为主体的四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互为依托,牵引和辐射的集群效应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带还辟通了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通道”,形成了上海贝尔、上海日立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40多个层次较高的企业研发中心。通过浦东的辐射效应,上海工业系统已累计建立70个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23个,市级47个。通过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创造国内技术领先产品,并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上海的产业水平特别是工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1999年,汽车、通讯设备等六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占上海工业总产值的近60%,上海正不断构筑新的产业高地。
4、提供发展新空间,促进上海工业布局趋向合理
从传统上海工业的空间布局看,工业企业主要分散于市区,这既不利于城市功能的整体开发,也不利于工业企业及产品的配套和规模化。按照把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的要求,根据“市区体现上海的繁荣和繁华,郊区体现上海工业的实力和水平”的指导思想,上海作出了“退二进三”的调整决策,即以市中心内环线为界,内环线以内发展都市型工业为主,内环线之间发展都市型工业、高科技产业及配套工业,外环线以外发展钢铁、石化、汽车等产业为主。至1998年,内环线内106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相继有500多家工厂(车间)迁出,腾出了350万平方米的场地用于发展第三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在这新一轮的大调整中,一方面,通过浦东开发有关政策的波及效应,推动上海市区金融、贸易、信息等服务业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实现市区经济的服务化;另一方面,清东新区作为上海1+3+9工业区系列组合的“龙头”,通过一批新的工业区如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高桥工业区等工业区的建设,使浦东崛起了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及通讯设备产业,体现了上海产业和工业布局的新态势。
5、发挥调整新优势,推动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
浦东开发开放的十年中,上海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为适时调整上海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上海充分发挥浦东开发开放的综合功能,为企业制度创新提供舞台。通过以证券、期化、产权、人才、房地产等要素市场为第一层面,石油、汽车、钢铁等生产资料市场体系的建立,为上海国有企业改革和混合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批国有老企业和集体企业在浦东投资与外商投资经济嫁接,提升了产业能级,成为上海工业新高地建设的重要力量;一批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募集发展资金,改善资本结构,实现了多坏分子化投资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造;一批国有企业在要素市场上进行了多方面整合,规范了市场进退行为,逐步强化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一批国有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开始了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构建了支柱工业的生产集群,各产业间技术进步的相互溢出效应,推动了工业整体进步。同时,一大批混合经济和非公经济迅速发展也为国有企业的改革调整提供了包括资本嫁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良好社会条件。据统计,十年来,上海工业企业破产兼并和资产重组活动有近30%是依托浦东实现的。

三、进一步发挥浦东开发开放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思考

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浦东开发开放发挥了先导、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了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经过十年的建设,浦东开发开放当前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浦东开发开放将面临新阶段的新情况,面临我国加入WTO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浦东新区如何进一步加强与上海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基本形成以金融、贸易、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体系,如何推动上海产业结构升级,都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和探索。在此,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增强东西产业互动,在上海产业大格局中明确定位。
浦东参与的产业体系可以分为三个环,即以浦东自身产业空间为第一环,浦东融入浦西形成上海产业空间为第二环,上海产业进入全国和全球产业体系为第三环。在这三环中,关键是做好作为中观层面的第二环开发。总体上,浦东自身产业要进行相应调整并得到发展,但同时要与上海整体的产业政策保持一致相互协调。因此,在上海整体产业升级中应引导浦东产业定位,发挥其综合试验区的功能,大力发展金融、信息、通讯、电子及服务贸易等产业,增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上海经济总量中的比例。由于浦东开发是在人口相对稠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开展的,对浦东自身产业中尚有的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竞争力较差的传统工业企业,要加大调整和技术改造,迅速提高产业和产品等级,解决浦东浦西仍存在的产业趋同化问题。同时,应加强对浦东产业联动、产业政策方面的规划,提供利用外资、产业服务等方面的良好环境,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浦东与上海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现象,发挥浦东新区在产业调整中的带动作用。
第二,面临加入WTO新形势,积有汇入国际产业大格局。
作为我国市场准入程度最高和对外开放上,并率先汇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流。结合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浦东继续发挥综合试验区的作用,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和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为吸引外资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
应继续做好直接利用外资工作,重点吸引跨国公司投资,鼓励外商资本进入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力引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重点行业和项目。同时,对间接利用外资这一国际主要融资形式及时研究,积极吸引国际投资进入金融、贸易、保险等领域,吸纳外资参与浦东和上海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加大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在加入WTO“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情况下,浦东开发开放不仅要大胆“引进来”,还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走出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发展。为此,应积极推动借助浦东政策的1000余家外贸公司,进一步开辟国际市场,扩大出口;推动落户浦东的各类企业到国外投资办厂,兴办技术中心,进行产业转移,推动上海企业和产品,利用浦东的信息优势,为上海积极培训“走出去”的各类人才,了解和掌握国际通行的商务、法律和规则。
第三、面向全国加强服务,发挥经济发展的“桥梁”、“枢纽”的作用。
为适应上海沿长江中下游和全国进行产业调整和延伸的需要,必须突出浦东为工江三角洲服务、为全国服务的功能,完善“延伸周边、辐射江浙、服务全国”的城市形态布局,形成浦东服务全国的“窗口”、“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前,国家提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这对上海既是挑战,也是千载难适的机遇。为发挥浦东和上海在全世国经济的辐射作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应进一步健全以“航空港、深水港、信息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拓展上海和浦东交通、通讯、信息等方面的枢纽口岸功能;要充分发挥浦东证券、金融、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兴办钻石交易和黄金交易等新兴的要素市场,形成上海和浦东在资金、项目、要素配置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应努力完善浦东在人才引进培训和科技开发等方面的优势,使浦东和上海成为全国面向市场经济的人才基地和科技产业化基地。应积极挖掘浦东在承办展览、会议、咨询、旅游等方面的功能,使浦东和上海成为国内外商品、文化、信息的交汇点和“窗口”,同时,应进一步创造条件,完善服务环境,做好吸引国内企业和大集团总部落户浦东的工作,使浦东成为全国的浦东,使上海企业成为全国的企业。
第四,面向未来产业竞争趋势,使浦东成为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的热土。
从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角度看,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完成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后,工业结构应向高技术化演变,高科技的不断产业化是重点追求的目标。
结合上海经济的发展阶段,下一步应充分利用浦东的特有优势,率先使浦东从以技术引进为主向以技术创新为主的转变,使浦东成为上海工业和科技创新的“龙头”。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方面,要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先导,推进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全面渗透,努力培育优势产业群,构筑由战略产业、支柱产业、都市型产业和知识型产业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使浦东在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应形成“内、外、民、小”等四种科技创机关报大军汇集的局面,全面营造“科技浦东”概念。积极吸引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落户浦东,鼓励国内企业在浦东兴办研发中心;积极吸引外资在浦东设立地区研发中心,鼓励外资参股企业研发机构;为民营科技企业创造条件,形成合伙、股份等所有制形式的高科技企业群;积极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员和青年科技人员到浦东创业,形成一批科技型、哑铃型、头脑型的科技企业。
为提供对以上科技创新力量的支撑,浦东和上海将集中力量抓好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努力拓展张江高科技园区在研发创新、孵化创业、转化辐射和机制创新方面的功能,使浦东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地。

【上海浦东新区,消费怎么样?】

上海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生产总值4000多亿,占上海的四分之一强,消费水平在上海的平均线上,比中心城区略低。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上海浦东新区怎么样啊?】

可是可以,不过现在那边处于开发阶段,比较起来,没有浦西方便。不过房价比浦西便宜。对喜欢清静的人很好。

标签: 浦东新区战略定位 浦东新区开发区上海浦东新区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