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长臂猿,云南长臂猿

【海南黑冠长臂猿的种群现状】

海南黑冠长臂猿是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
1995年的第二届中国灵长类学术会议将海南黑冠长臂猿列为高度濒危保护动物。
1998年版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指出:目前黑长臂猿的海南亚种是中国所有灵长目动物中面临灭绝危险最大的一种。
1999年,中国灵长类专家组起草的中国灵长类保护行动纲领中,将海南黑冠长臂猿列为中国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首。
2001年美国《时代周刊》载:据WWF(世界自然基金会)、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PS(国际灵长类学会)等组织的材料,列出全球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其中海南黑冠长臂猿列为第6位。这25种灵长类中,海南黑冠长臂猿估计少于50只,是惟一不到100只的灵长类动物。
2002年8月上旬,第19届国际灵长类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上,确定了全世界极濒危的25种灵长类,海南黑冠长臂猿被列为第5位。在确定中国的灵长类保护级别时,海南黑冠长臂猿被列为第一位。
据资料记载,20世纪初,海南森林覆盖率达90%,全岛各县均有长臂猿分布。50年代,森林面积达86万公顷,海南黑冠长臂猿分布于海南岛澄迈、屯昌一线以南12个县区,数量达2000多只。60年代中期,先后在6个县绝迹。而到了1983年,仅在鹦哥岭主峰两侧及黎母岭主峰的南坡有发现,约30只残存于20万亩天然林中,种群大多被隔离成岛状分布。
在1980年林业部门将海南斧头岭林区划作保护区,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研究工作,使得海南黑冠长臂猿得以在这最后的一小片家园里休养生息。到了90年代初,虽然海南省全面停止了对天然林的砍伐,但除了坝王岭自然保护区还有不到7只海南黑冠长臂猿之外,其它地区的海南黑冠长臂猿由于得不到有效保护和种群数量过少,就都逐渐没有了踪迹。在随后的几年中,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数次观察到雌猿怀孕和雌猿怀抱刚出生猿崽,由此累加,到2003年2月,应为4群24只。2000年活动于斧头岭下的B群共7只,其中两只成年母猿,一只老公猿,两只黑色公猿(其中一只可能是未成年的母猿)和两只小猿。到2001年这一群只剩下4只,两母一公和一小崽。减少的原因可能是分群;也可能是自然死亡,也可能是被猎人射杀了。
经过20多年的艰苦保护,海南黑冠长臂猿才又呈现恢复增长趋势。至2008年,海南黑冠长臂猿仅存于海南省霸王岭自然保护区这片面积只有2000公顷的热带山地雨林“孤岛”里,共四群18只,其中母猿6只,公猿和仔猿12只。 1998年,在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江海声教授的指导下对坝王岭保护区的海南黑冠长臂猿进行了一次全面、缜密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坝王岭海南黑冠长臂猿的数量为4群19只。同年春天,海南吊罗山自然保护区从当地农民处得到报告,吊罗山发现有海南黑冠长臂猿的踪迹。海南陆生野生动物调查队4月下旬进驻吊罗山,30多名调查队员(有大学教师、有经验丰富的保护区工作人员、记者)在十几位当地农民的协助下,分9个观察点,在吊罗山的雨林中扎帐篷、野炊8天7夜,但仍没有看到或听到海南黑冠长臂猿的踪迹和鸣叫声。
2003年3月,由北京、广州、、海南的30多名专家对新近发现的一片热带雨林进行生物多样性考察。这片雨林位于海南白沙、五指山、乐东、昌江几县市的交界处,属鹦哥岭山脉的西南段,面积80平方公里(尚有100多平方公里未及考察),发现许多热带雨林的典型动物和植物,但仍未听到海南黑冠长臂猿的鸣叫。同年10月,来自海南、广东、上海、北京以及瑞士、法国等地区和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KFBG)等国际环保组织的专家,和海南省林业局的研究员一起,在霸王岭进行了为期16天大规模的海南黑冠长臂猿的生存环境调查。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对海南黑冠长臂猿开展的状况调查。
这次调查采用三角定位法。在进行定点调查时,调查员在一个固定地点静止不动,记录他所看到或听到的海南黑冠长臂猿。这里所指的固定地点又名监听点,设置在能清晰监测海南黑冠长臂猿鸣叫声的有利位置上,如远离溪流的高处,尽量避免遗漏任何叫声。当时,专家和队员们在同一时间设置了16个监听点,每个监听点的间距为1公里,平均布点。为抓紧每个聆听海南黑冠长臂猿鸣叫的机会,调查员在长臂猿开始鸣叫前就抵达监听点,也就是每天早上第一缕阳光射进森林之前。整个早上监听海南黑冠长臂猿的鸣叫、活动。
11天的监测期结束后,调查员们把各自收集到的海南黑冠长臂猿鸣叫时段、与监听者的方位及距离、鸣叫类型等,还有所目击到的海南黑冠长臂猿个体数目、毛色、体型等级、行为及其活动的时段等结果进行了比较。调查队员们还用5天时间,分成13个小队,在霸王岭保护区扩建部分的两处林木茂盛地区搜索海南黑冠长臂猿的踪影。
最终,调查队得出了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海南黑冠长臂猿可靠的最低种群数字:13只长臂猿个体,分别为A小群6只(包括2只幼猿)、B小群5只(包括1只幼猿)及2只雄性独猿。 海南黑冠长臂猿落到濒临灭绝的边缘的原因:
海南黑冠长臂猿对生存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只有在原始的季雨林中才能生存,在林种单一的人工林、砍伐过的次生林里,海南黑冠长臂猿都不能生存。
海南黑冠长臂猿习惯在高15米以上、胸径20厘米以上的树上活动。它们喜欢的原始热带雨林有五六层,食物来源丰富,在择伐过的林子里,长臂猿面临的是食物短缺。海南黑冠长臂猿主要吃植物的果实,包括肖蒲桃、猕猴桃或者鸭脚木和海南冬青的叶子,如果提供足够的食物,也许它们能在次生林里生存,但在人工林中绝不可能。
对生存环境依赖性强,而赖以栖身的原始森林不断遭到破坏,是海南黑冠长臂猿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随着人们大量砍伐和开垦天然林,岛上热带雨林大面积丧失,低海拔的热带雨林大部被毁,残余的雨林亦变成绿色“孤岛”,使海南黑冠长臂猿的栖息环境遭受破坏并逐渐恶化。至2008年,在海南黑冠长臂猿的分布范围内,栖息地已经丧失了75%。海南岛由于人口骤增和自然保护不力,滥垦、滥伐、滥猎、滥采的现象十分严重,森林面积已由80多万公顷下降到不足20万公顷,其中还包括大片的人工橡胶林。
数量上的稀少自然就产生了近亲繁殖,导致种群一代不如一代。多病无治,也是海南黑冠长臂猿濒临灭绝的因素。比如产后风,在自然环境中的海南黑冠长臂猿平均寿命只有20岁左右。
同时,雨林的岛状分布也造成了海南黑冠长臂猿的种群过小,种群分布的不连续以及繁殖率低,加上海南黑冠长臂猿世代周期较长(7-8年)等等原因,加速了海南黑冠长臂猿的灭绝。
但是对海南黑冠长臂猿生存危害最大的还是人类的猎杀。海南黑冠长臂猿又被称作乌猿,其骨骼为药材“乌猿骨”,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有滋补养颜、祛风健骨、舒筋活血的功效。海南黑冠长臂猿以家庭为单元活动,一只被打,全家都逃不了,其情非常悲惨。在东方,通什等几百公里以外的群众进入保护区偷猎的比较多,对海南黑冠长臂猿等保护动物威胁极大,使海南黑冠长臂猿数量急剧减少。许多科学家和动物摄影家在几年的观察、拍摄中发现,往往在一群长臂猿中失踪的就是黑色的公猿,这些公猿很有可能就是被猎人捕杀了。

【黑冠长臂猿】

黑冠长臂猿
别名:黑长臂猿
属于:灵长目猩猩科
拉丁学名: Hylobates concolor
英文名 :Crested gibbon,Black gibbon
体长43~54厘米,前肢比后肢还长。雄猿通体黑色,头顶部的毛向上生长,形似黑冠。成年雌猿灰棕黄色,头顶部黑褐色。幼猿不论性别都是黑色。雌雄均无尾,也无颊囊。
栖息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热带雨林或天然林中,营家族式生活,一般以3~5头至7~8头的家庭群为活动单位。性机警,晨昏活动,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路线。树栖,攀援自如,很少下地。睡觉时蜷曲在树上,有时也会在大树干上仰天而卧。食植物的嫩芽和果实,也吃昆虫和鸟卵,极少下地饮水,主要靠饮叶片的露水。雌猴妊娠期7~8个月,每年1胎,每胎1仔。雄性9岁性成熟,寿命可达30余年。与其它长臂猿属动物一样,黑长臂猿是灵长类学家、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对象。
历史记载见于广西,甚至远至长江三峡地区,现仅见于云南、海南岛,呈零星分布,现存量400~500头,已濒于灭绝,亟需采取保护措施。

【黑猩猩、大猩猩和猿有什么区别】

它们是灵长类的3个亚种,但体形不同, 生活习性也不同。猩猩 又称红猩猩 毛有点红棕色 生活在热带雨林的树上,非群居。黑猩猩 也是生活在树上,以群居为主,群体有首领,身长一般在160-180之间 。大猩猩是体形最大的,雌的都有180CM,雄的在2米以上,以雄性为主的群体,力气很大,雄的大猩猩如果是首领的话,背上还有一片银色的毛,俗称银背首领。猿与猩猩不同,猿无尾,有阑尾,脑更复杂。类人猿一般藉摇荡的方式移动,偶尔两脚直立而行。类人猿智力甚高,较其他现存的灵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

【海南黑冠长臂猿的形态特征】

海南黑冠长臂猿为中型猿类,体矫健,体重7-10千克,体长40-50厘米,前肢明显长于后肢,无尾。毛被短而蓬松。胸腹部浅灰黄色,常染有黑褐色。
海南黑冠长臂猿的命名,是因为该物种头上长有一顶“黑帽”。雌雄异色。公猿通体黑色,体形比母猿略小,头顶有短而直立冠状簇毛,如怒发冲冠;母猿全身金黄,体背为灰黄、棕黄或橙黄色,头顶有棱形或多角形黑色的冠斑,恰似戴了顶小黑帽。雌雄均无尾,也无颊囊。
海南黑冠长臂猿一生中要变换几次颜色。刚出生的小猿是金黄色的,只有头顶正中有道黑线;长到6个月左右毛色开始变成黑色,首先是肩部、背部和手臂、臀部,然后再扩大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最后是腹部。到6-7岁性成熟,毛色才渐分雌雄,雌猿变成金黄色的着装,而雄猿却还是一身黑衣。雄兽的体毛完全变为黑色后就不再变化,但雌兽在达到性成熟的年龄时,毛色却又从黑色逐步变成淡黄色。雌猿由黑色变为黄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须一年多的时间方可完成,期间所呈现的,是一只不黑不黄的“灰猿”。

【海南黑冠长臂猿的种群现状】

海南黑冠长臂猿是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
1995年的第二届中国灵长类学术会议将海南黑冠长臂猿列为高度濒危保护动物。
1998年版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指出:目前黑长臂猿的海南亚种是中国所有灵长目动物中面临灭绝危险最大的一种。
1999年,中国灵长类专家组起草的中国灵长类保护行动纲领中,将海南黑冠长臂猿列为中国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首。
2001年美国《时代周刊》载:据WWF(世界自然基金会)、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PS(国际灵长类学会)等组织的材料,列出全球最濒危的25种灵长类,其中海南黑冠长臂猿列为第6位。这25种灵长类中,海南黑冠长臂猿估计少于50只,是惟一不到100只的灵长类动物。
2002年8月上旬,第19届国际灵长类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上,确定了全世界极濒危的25种灵长类,海南黑冠长臂猿被列为第5位。在确定中国的灵长类保护级别时,海南黑冠长臂猿被列为第一位。
据资料记载,20世纪初,海南森林覆盖率达90%,全岛各县均有长臂猿分布。50年代,森林面积达86万公顷,海南黑冠长臂猿分布于海南岛澄迈、屯昌一线以南12个县区,数量达2000多只。60年代中期,先后在6个县绝迹。而到了1983年,仅在鹦哥岭主峰两侧及黎母岭主峰的南坡有发现,约30只残存于20万亩天然林中,种群大多被隔离成岛状分布。
在1980年林业部门将海南斧头岭林区划作保护区,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研究工作,使得海南黑冠长臂猿得以在这最后的一小片家园里休养生息。到了90年代初,虽然海南省全面停止了对天然林的砍伐,但除了坝王岭自然保护区还有不到7只海南黑冠长臂猿之外,其它地区的海南黑冠长臂猿由于得不到有效保护和种群数量过少,就都逐渐没有了踪迹。在随后的几年中,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数次观察到雌猿怀孕和雌猿怀抱刚出生猿崽,由此累加,到2003年2月,应为4群24只。2000年活动于斧头岭下的B群共7只,其中两只成年母猿,一只老公猿,两只黑色公猿(其中一只可能是未成年的母猿)和两只小猿。到2001年这一群只剩下4只,两母一公和一小崽。减少的原因可能是分群;也可能是自然死亡,也可能是被猎人射杀了。
经过20多年的艰苦保护,海南黑冠长臂猿才又呈现恢复增长趋势。至2008年,海南黑冠长臂猿仅存于海南省霸王岭自然保护区这片面积只有2000公顷的热带山地雨林“孤岛”里,共四群18只,其中母猿6只,公猿和仔猿12只。 1998年,在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江海声教授的指导下对坝王岭保护区的海南黑冠长臂猿进行了一次全面、缜密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坝王岭海南黑冠长臂猿的数量为4群19只。同年春天,海南吊罗山自然保护区从当地农民处得到报告,吊罗山发现有海南黑冠长臂猿的踪迹。海南陆生野生动物调查队4月下旬进驻吊罗山,30多名调查队员(有大学教师、有经验丰富的保护区工作人员、记者)在十几位当地农民的协助下,分9个观察点,在吊罗山的雨林中扎帐篷、野炊8天7夜,但仍没有看到或听到海南黑冠长臂猿的踪迹和鸣叫声。
2003年3月,由北京、广州、、海南的30多名专家对新近发现的一片热带雨林进行生物多样性考察。这片雨林位于海南白沙、五指山、乐东、昌江几县市的交界处,属鹦哥岭山脉的西南段,面积80平方公里(尚有100多平方公里未及考察),发现许多热带雨林的典型动物和植物,但仍未听到海南黑冠长臂猿的鸣叫。同年10月,来自海南、广东、上海、北京以及瑞士、法国等地区和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KFBG)等国际环保组织的专家,和海南省林业局的研究员一起,在霸王岭进行了为期16天大规模的海南黑冠长臂猿的生存环境调查。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对海南黑冠长臂猿开展的状况调查。
这次调查采用三角定位法。在进行定点调查时,调查员在一个固定地点静止不动,记录他所看到或听到的海南黑冠长臂猿。这里所指的固定地点又名监听点,设置在能清晰监测海南黑冠长臂猿鸣叫声的有利位置上,如远离溪流的高处,尽量避免遗漏任何叫声。当时,专家和队员们在同一时间设置了16个监听点,每个监听点的间距为1公里,平均布点。为抓紧每个聆听海南黑冠长臂猿鸣叫的机会,调查员在长臂猿开始鸣叫前就抵达监听点,也就是每天早上第一缕阳光射进森林之前。整个早上监听海南黑冠长臂猿的鸣叫、活动。
11天的监测期结束后,调查员们把各自收集到的海南黑冠长臂猿鸣叫时段、与监听者的方位及距离、鸣叫类型等,还有所目击到的海南黑冠长臂猿个体数目、毛色、体型等级、行为及其活动的时段等结果进行了比较。调查队员们还用5天时间,分成13个小队,在霸王岭保护区扩建部分的两处林木茂盛地区搜索海南黑冠长臂猿的踪影。
最终,调查队得出了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海南黑冠长臂猿可靠的最低种群数字:13只长臂猿个体,分别为A小群6只(包括2只幼猿)、B小群5只(包括1只幼猿)及2只雄性独猿。 海南黑冠长臂猿落到濒临灭绝的边缘的原因:
海南黑冠长臂猿对生存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只有在原始的季雨林中才能生存,在林种单一的人工林、砍伐过的次生林里,海南黑冠长臂猿都不能生存。
海南黑冠长臂猿习惯在高15米以上、胸径20厘米以上的树上活动。它们喜欢的原始热带雨林有五六层,食物来源丰富,在择伐过的林子里,长臂猿面临的是食物短缺。海南黑冠长臂猿主要吃植物的果实,包括肖蒲桃、猕猴桃或者鸭脚木和海南冬青的叶子,如果提供足够的食物,也许它们能在次生林里生存,但在人工林中绝不可能。
对生存环境依赖性强,而赖以栖身的原始森林不断遭到破坏,是海南黑冠长臂猿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随着人们大量砍伐和开垦天然林,岛上热带雨林大面积丧失,低海拔的热带雨林大部被毁,残余的雨林亦变成绿色“孤岛”,使海南黑冠长臂猿的栖息环境遭受破坏并逐渐恶化。至2008年,在海南黑冠长臂猿的分布范围内,栖息地已经丧失了75%。海南岛由于人口骤增和自然保护不力,滥垦、滥伐、滥猎、滥采的现象十分严重,森林面积已由80多万公顷下降到不足20万公顷,其中还包括大片的人工橡胶林。
数量上的稀少自然就产生了近亲繁殖,导致种群一代不如一代。多病无治,也是海南黑冠长臂猿濒临灭绝的因素。比如产后风,在自然环境中的海南黑冠长臂猿平均寿命只有20岁左右。
同时,雨林的岛状分布也造成了海南黑冠长臂猿的种群过小,种群分布的不连续以及繁殖率低,加上海南黑冠长臂猿世代周期较长(7-8年)等等原因,加速了海南黑冠长臂猿的灭绝。
但是对海南黑冠长臂猿生存危害最大的还是人类的猎杀。海南黑冠长臂猿又被称作乌猿,其骨骼为药材“乌猿骨”,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有滋补养颜、祛风健骨、舒筋活血的功效。海南黑冠长臂猿以家庭为单元活动,一只被打,全家都逃不了,其情非常悲惨。在东方,通什等几百公里以外的群众进入保护区偷猎的比较多,对海南黑冠长臂猿等保护动物威胁极大,使海南黑冠长臂猿数量急剧减少。许多科学家和动物摄影家在几年的观察、拍摄中发现,往往在一群长臂猿中失踪的就是黑色的公猿,这些公猿很有可能就是被猎人捕杀了。

【海南黑冠长臂猿的分布范围】


海南黑冠长臂猿过去广泛分布于海南岛的五指山、鹦哥岭、吊罗山、黎母山、东方和白沙。
仅分布在海南省昌江县和白沙县交界的坝王岭林区,而就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海南长臂猿还广泛分布于海南中部的各县,20世纪40年代整个海南尚有2000只左右。50年代初期,海南在澄迈、屯昌以南的12个县都生活着黑长臂猿,总数达2000只左右。1960-1963年间在乐东县的尖锋岭和陵水县的吊罗山等地仍有不少,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大部分地区都已绝迹,全岛仅在坝王岭、鹦哥岭和黎母岭等地残存着7-8个小的群体,总数只有30多只。而1980年坝王岭自然保护区成立的时候,仅存有7—8只左右了。经过10多年的保护工作,海南长臂猿的数量才有所增加,已经有4群共18只,其中雌兽6只,雄兽和幼仔12只,集中分布在坝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

标签: 黑色长臂猿 黑冠长臂猿白颊长臂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