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14年抗战什么时候改的

【为什么“八年抗战”要改为“十四年抗战”说法】

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为什么?
原因1;
将八年抗战改为14年,既向世界宣示,东北地区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又是尊重历史事实。自1931年开始,日本入侵我国东北,扶植傀儡,东北全境沦丧。
原因2;
中国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向世界表明中国是反法西斯东方战场主要力量,表明中国抗战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大、付出最多。突出中国在人类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原因3;
中国借此向国际社会强调中国是二战战胜国,有权参与战后国际社会秩序的制定,有责任维护世地区和平与稳定。同时向国际社会间接输出日本是法西斯战败国,需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并透露出日本必须承认和遵守战后国际新秩序,深刻反省历史,这一页历史你休想翻过去。

【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 抗战到底多少年】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东北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1937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由局部抗战转入全面抗战阶段。

【如何理解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

长城抗战网总编贾元良昨日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知道这个消息感觉很欣慰。“8年改为14年意义重大,是对历史和下一代负责。”他说,14年抗战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东北义勇军江桥抗战、淞沪抗战、长城抗战等,都是在七七事变之前爆发的。14年抗战更加全面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整个抗战历程。之前8年抗战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贾元良表示,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七七事变爆发之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红军改编称八路军,进入了全面抗战的阶段。贾元良称,教育是国之本,历史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修改教材对学生的教育,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对历史的看法都会起到有益作用。
按照一般常理,一场战争的开始时间,不应当有什么分歧。但是,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围绕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问题,展开了相当规模的讨论,主要是针对八年抗战的说法,提出了十四年抗战的概念。
1931-9-18日军炮轰北大营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但是,当权的南京国民和蒋介石,却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对日本的侵略求助“公理”,集中力量“剿共”。同时,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的“左”倾教条主义者,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并为抗日进行了坚决斗争。然而,他们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仍是“为苏维埃在中国的胜利而斗争”,反对国民党才是“抗日的前提”。这样,国民党枪口对内,“攘外必先安内”;要抗日而中心是反蒋。当然,国民党“攘外”(抗日)是假,对日妥协是真;抗日是真,但在认识形势与组织抗日斗争的策略上走上了关门主义、冒险主义的错误道路。国共两党两种性质的错误,殊途同归地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对全国抗日战争不能形成统一的认识和广泛地集中地统一力量,使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抗日战争出现了很大的曲折。这种历史的反差,就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复杂性、特殊性的关键所在。
直到现在,在的史书上,为了维护南京国民和蒋介石“和外剿共”的“正确”,还把“攘外必先安内”的对日妥协政策,说成是具有“远见卓识”、“知己知彼”的“英明”决策,称赞这个政策“争取到了四年充实国力时间”。长期以来,大陆史学界多从革命反革命斗争的视野,从国共斗争的角度来论述十年内战,对于中日民族矛盾占主导地位下的国共斗争,还缺乏较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大陆史学界关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的政策、日本侵华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以及关于抗日战争开端等问题的研究,正是为了全面深入认识中日战争历史。有些文章,把抗日战争开端问题的讨论,仅仅看成是“第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几个不同概念范畴的争论,似乎有些把问题简单化了。实质上,抗日战争开端问题关系到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关系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南京国民作用的评价;关系到九一八事变历史地位的认识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认识分歧。因而全面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深入地客观地全面研究抗日战争是有意义的。正是基于此,应该确立十四年抗战的概念。
七七事变时在卢沟桥头防御工事内的中国士兵
其实,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十四年抗战是包含从1931年开始的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两种提法一直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使用,已经约定俗成。其实质内容没有矛盾。中国始终坚持抗日的主张,在不同的阶段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我们既充分肯定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在中国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抗战,也充分肯定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独立领导的抗日斗争、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和其他一些中国军队的奋起抵抗。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组组长岳思平曾刊文表示: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人们习惯称作的“八年抗战”,实际上是指全国抗战。如歌曲《没有就没有新中国》中的歌词——“他坚持抗战八年多”,就是如此。中国抗战史专家王锦思也认为,确认抗战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符合国际认知。据他介绍,作为侵略国,日本在描述侵华战争时,就是将九一八事变作为时间起点的。在他看来,民间更为熟知的抗战节点也是九一八事变,每年9月18日,全国各省市区都会鸣防空警报纪念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主题撞钟鸣警仪式
2014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纪念活动仪式现场出现了14个方阵、140面彩旗;仪式上,鸣响了14声礼炮;现场放飞14000只气球,抗战纪念馆南面广场上高14米、汉白玉基座的国旗杆,象征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历程。同样象征着中华民族14年抗战历程。
仪式现场有14个方阵
新华社也在2016年9月18日发布的《浴火重生的历史回响——写在“九一八事变”爆发85周年之际》一文中写到:85年前的今天,日军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4年的抗日战争从此打响。多少中华儿女毁家纾难,义无反顾,与侵略者殊死拼杀。
2017年春季,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教育部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

【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现实意义】

五月天阿信 石头 怪兽(我是五迷,就说这么多吧)

【如何理解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

长城抗战网总编贾元良昨日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知道这个消息感觉很欣慰。“8年改为14年意义重大,是对历史和下一代负责。”他说,14年抗战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东北义勇军江桥抗战、淞沪抗战、长城抗战等,都是在七七事变之前爆发的。14年抗战更加全面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整个抗战历程。之前8年抗战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贾元良表示,这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七七事变爆发之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红军改编称八路军,进入了全面抗战的阶段。贾元良称,教育是国之本,历史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修改教材对学生的教育,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对历史的看法都会起到有益作用。
按照一般常理,一场战争的开始时间,不应当有什么分歧。但是,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围绕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问题,展开了相当规模的讨论,主要是针对八年抗战的说法,提出了十四年抗战的概念。
1931-9-18日军炮轰北大营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但是,当权的南京国民和蒋介石,却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对日本的侵略求助“公理”,集中力量“剿共”。同时,在中共中央占统治地位的“左”倾教条主义者,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并为抗日进行了坚决斗争。然而,他们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仍是“为苏维埃在中国的胜利而斗争”,反对国民党才是“抗日的前提”。这样,国民党枪口对内,“攘外必先安内”;要抗日而中心是反蒋。当然,国民党“攘外”(抗日)是假,对日妥协是真;抗日是真,但在认识形势与组织抗日斗争的策略上走上了关门主义、冒险主义的错误道路。国共两党两种性质的错误,殊途同归地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对全国抗日战争不能形成统一的认识和广泛地集中地统一力量,使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抗日战争出现了很大的曲折。这种历史的反差,就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形势的复杂性、特殊性的关键所在。
直到现在,在的史书上,为了维护南京国民和蒋介石“和外剿共”的“正确”,还把“攘外必先安内”的对日妥协政策,说成是具有“远见卓识”、“知己知彼”的“英明”决策,称赞这个政策“争取到了四年充实国力时间”。长期以来,大陆史学界多从革命反革命斗争的视野,从国共斗争的角度来论述十年内战,对于中日民族矛盾占主导地位下的国共斗争,还缺乏较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大陆史学界关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的政策、日本侵华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以及关于抗日战争开端等问题的研究,正是为了全面深入认识中日战争历史。有些文章,把抗日战争开端问题的讨论,仅仅看成是“第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几个不同概念范畴的争论,似乎有些把问题简单化了。实质上,抗日战争开端问题关系到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关系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南京国民作用的评价;关系到九一八事变历史地位的认识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认识分歧。因而全面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深入地客观地全面研究抗日战争是有意义的。正是基于此,应该确立十四年抗战的概念。
七七事变时在卢沟桥头防御工事内的中国士兵
其实,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十四年抗战是包含从1931年开始的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两种提法一直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使用,已经约定俗成。其实质内容没有矛盾。中国始终坚持抗日的主张,在不同的阶段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我们既充分肯定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在中国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抗战,也充分肯定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独立领导的抗日斗争、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和其他一些中国军队的奋起抵抗。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组组长岳思平曾刊文表示: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人们习惯称作的“八年抗战”,实际上是指全国抗战。如歌曲《没有就没有新中国》中的歌词——“他坚持抗战八年多”,就是如此。中国抗战史专家王锦思也认为,确认抗战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符合国际认知。据他介绍,作为侵略国,日本在描述侵华战争时,就是将九一八事变作为时间起点的。在他看来,民间更为熟知的抗战节点也是九一八事变,每年9月18日,全国各省市区都会鸣防空警报纪念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主题撞钟鸣警仪式
2014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纪念活动仪式现场出现了14个方阵、140面彩旗;仪式上,鸣响了14声礼炮;现场放飞14000只气球,抗战纪念馆南面广场上高14米、汉白玉基座的国旗杆,象征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历程。同样象征着中华民族14年抗战历程。
仪式现场有14个方阵
新华社也在2016年9月18日发布的《浴火重生的历史回响——写在“九一八事变”爆发85周年之际》一文中写到:85年前的今天,日军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4年的抗日战争从此打响。多少中华儿女毁家纾难,义无反顾,与侵略者殊死拼杀。
2017年春季,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教育部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

【抗战从何时改为14年?】

原来说八年抗战的,是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后民国的说法,计算方法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引起全面抗战算起,到1945年抗战胜利。

现在说十四年抗战的,是后来学者们的说法及现在中国的表示,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抗战胜利。

当时在民国看来,1931年九一八事变,只是局部地区的抗日活动。而且限于当时的一些涉外条约,对东北地区的控制能力有限,所以一直保持忍辱态度,避免矛盾升级。但1937年的七七事变由华北地区的活动变成全中国同时进行的抗日活动,所以他们从这个时间开始算为全面抗战开始。

教材修改

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要全面体现中国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教育部: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

标签: 八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 八年抗战214年抗战什么时候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