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夺其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成语什么的天】

  • 天宝当年    比喻追忆往昔盛事。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是唐王朝极盛之时。

  • 天保九如    天保:《诗经·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旧时祝寿的话,祝贺福寿绵长。

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皋,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 天崩地坼    崩:倒塌;坼:裂开。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 天崩地解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 天崩地裂    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 天崩地塌    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灾难、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一回:“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 天崩地坍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 天崩地陷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 天兵天将    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出处:清·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开场》:“那鲧却生的儿子,神通广大,伏虎降龙,手下天兵天将,那等利害。”

  • 天不绝人    天不使人处于绝境。常指绝处逢生或得救。

  • 天不怕,地不怕    形容无所畏惧,什么都敢干。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老爷小时何曾像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

  • 天不作美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

出处:孙犁《芸斋琐谈(四)》:“天不作美,忽然飘起雪花来。”

  • 天差地远    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七回:“余小琴一想他是制台的少爷,有财有势,我的老人家虽说也是个监司职分,然而比起来,已天差地远了。”

  • 天长地久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出处:《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天长地老    犹天长地久。

出处:明·高濂《玉簪记·词媾》:“两情浓同下蓝桥,战兢兢欢娱较少,成就了凤友鸾交,休忘却天长地老!”

  • 天长日久    时间长,日子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但只是天长日久,尽着这么闹,可叫人怎么过呢。”

  • 天成地平    成:成功;平:治平。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出处:《尚书·大禹谟》:“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工。’”《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

  • 天愁地惨    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多用作渲染气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 天从人原    指事情的发展恰如所望。

  • 天从人愿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谁知天从人愿,到得我家,不上三日,添了一个满抱儿小厮。”

  • 天摧地塌    摧:毁坏,犹如天塌地陷。比喻重大事变。亦形容巨大声响。

出处:元·关汉卿《拜月亭》楔子:“你直待白骨中原如卧麻。虽是这战伐,负着个天摧地塌,是必想着俺子母每早来家。”

  • 天打雷劈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好婶娘,亲婶娘,以后蓉儿要不真心孝顺您老人家,天打雷劈。”

  • 天大地大    形容极大。

  • 天道好还    旧指恶有恶报。

出处:《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天道宁论    指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

  • 天道人事    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违背。意谓大势所趋。

出处:《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不敢复轻动。”

  • 天道无亲    亲:亲近。公正,不偏不倚。

出处:《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出处:元·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词:“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天地不容    天地:天地之间,人世间。容:宽容。天地所不能容纳。指大逆不道、罪孽深重的人与事。

天地长久    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同“天长地久”。

天地经纬    指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天地剖判    犹言开天辟地。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天地诛戮    犹天诛地灭。比喻为天地所不容。同“天地诛灭”。

天地诛灭    犹天诛地灭。比喻为天地所不容。

天夺其魄    比喻人离死不远。同“天夺之魄”。

出处:宋·沈作喆《寓简》卷七:“[古人]谓事大谬而谋拙,曰天夺其魄。”

天夺之年    上天褫夺其年寿。指不能享其天年。

天夺之魄    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晋书·温峤传》:“天夺其魄,死期将至。”

天翻地覆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出处:唐·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天方夜谭    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

出处:即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

天府之国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天付良缘    付:给予。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也指难得的好机会。同“天假良缘”。

出处:《群英类选·〈鲛绡记·鲛绡会合〉》:“到今日天付良缘重聚首。”

天覆地载    覆:盖;载:承受。象天覆盖万物,地承受一切一样。比喻范围极广大。也比喻恩泽深厚。

出处:《礼记·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管子·心术下》:“是故圣人若天然,无私覆也;若地然,无私载也。”

天高地厚    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出处:《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天高地迥    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天高地下    ①比喻尊卑有别。②比喻各种情势。

天高皇帝远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出处:明·黄溥《闲中今古录》:“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天高日远    指偏远地区。比喻离帝王很远。

天高听卑    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间最卑微的地方。旧时称好的帝王了解民情。

出处:《史记·宋微子世家》:“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三国魏·曹植《责躬》诗:“天高听卑,看肯照微。”

天高听下    指天子圣明,虽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

天各一方    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

出处:汉·苏武《古诗四首》:“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

哀天叫地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着了忙。”

白天见鬼    比喻虚妄荒诞,不可能出现的事。同“白日见鬼”。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二九:“他太注意老二的无聊了,而始终以为老二的不敢到学校去是白天见鬼。”

悲天悯人    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出处:唐·韩愈《争臣论》:“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冰天雪地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处: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冰天雪窖    形容极为寒冷。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公子编修汝舟随侍,劝以节劳暂息。公慨然曰:‘二万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尝言苦,时反惮劳乎?’”

冰天雪窑    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出处:《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消雪窑;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补天浴日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出处:《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又《山海经·大荒南经》:“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布天盖地    形容数量极多,散布面极广。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八:“雪越下越紧,布天盖地,一片茫茫。”又第二部二六:“胜仗是不小,俘虏布天盖地,搁火车拉呀。”

参天贰地    为《易》卦立数之义。后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同“参天两地”。

出处:《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参天两地    ①为《易》卦立数之义。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

柴天改物    指改朝换代。改物,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

出处:《宋书·武帝纪赞》:“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感熙之末。”

柴天改玉    指改朝换代。柴天,烧柴祭天;改玉,改换佩玉。

出处:清·黄宗羲《余恭人传》:“柴天改玉之交,皇风未畅,鼎族阽危,谣言沸火。”

撑天拄地    犹言顶天立地。

出处:《朱子全书》卷九:“圣人只是常欲扶持这个道理,教他撑天拄地。”

承天之祜    承:蒙受;祜:福。蒙受老天的赐福。

出处:《诗经·小雅·信南山》:“受天之祜。”

承天之佑    承:受;佑:保佑。蒙受老天的保佑。

出处:《周易·大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承天之祐    承:受;祐:保佑。蒙受老天的保祐。

出处:《周易·大有》:“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充天塞地    指整个宇宙。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楚天云雨    指巫山神女,或男女欢情。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怆天呼地    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同“怆地呼天”。

出处: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回:“生逼他出兵进城,以致堕敌人之计中,丧师败绩,害他不得为忠臣义士,真可叹真痛恨,怆天呼地而不已也!”

从天而降    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出处:《汉书·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从天而下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出处:《汉书·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大天白日    白天。强调跟暮夜黑暗对照。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二回:“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忆不方便。”

戴天蹐地    犹戴天履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出处:明·方孝孺《曹处士墓碣铭》:“吾先祖考,继世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泽者三百余年。”

戴天履地    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出处:《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得天独厚    天:天然,自然;厚:优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出处:清·洪亮吉《江北诗话》卷二:“得天独厚开盈尺,与月同园到十分。”

刁天决地    形容大吵大闹。

出处:《元曲选·误入桃园》:“言不谙典,话不投机。看不得乔所为,歹见识,刁天决地。”

顶天立地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六:“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顶天踵地    犹言顶天立地。指生存于天地之间。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没用处》:“夫人顶天踵地,惟呼最灵。”

洞天福地    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出处: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列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称。”

遁天倍情    指违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说,违背天性与真情。倍,通“背”。

出处:《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成玄英疏:“言逃遁天理,倍加俗情。”

遁天妄行    指违背自然规律而胡作非为。

出处:南朝·宋·宗炳《明佛论》:“皆违理谬感,遁天妄行,弥非真有矣。”

遁天之刑    指违背自然规律所受的刑罚。

出处:《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翻天覆地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出处:唐·刘商《胡茄十八拍》诗:“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翻天作地    犹言翻天覆地。形容闹得很凶。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闹将起来。”

沸天震地    形容声音极其喧腾。

出处:叶圣陶《一个朋友》:“那一对小新人面对面站着,在一阵沸天震地的拍手声里,他们俩鞠上三个大躬。”

奉天承运    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独见。故神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

改天换地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出处:丁玲《杜晚香》:“外边的惊天动地,改天换地,并没有震动过这偏僻的山沟。”

感天动地    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

出处:《列子·黄帝篇》:“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动天地,感鬼神,横,而无逆者,岂但履危险,入水火而已哉?”

高天厚地    ①比喻长久。②比喻深重。

出处:明·吴承恩《贺金耻齐翁媪齐寿障词》引:“高天厚地,共启长年。”

光天化日    光天:最大的天,大白天;化日:生长万物的太阳。原形容太平盛世。后比喻大家看得非常清楚的场合。

出处:《尚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后汉书·王符传》:“化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闲暇而力有余。”

规天矩地    ①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②泛指效法天地。

出处:《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薛综注:“谓宫室之饰,贺者像天,方者则地也。”

熯天炽地    形容火势极猛。

出处:《西游记》第三五回:“那怪物着实无情,一连搧了七八扇子,熯天炽地,烈火飞腾。”又第四一回:“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是个熯天炽地。”

撼天震地    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嚎天动地    大声哭叫。形容极端悲痛。亦作“嚎天喊地”。

出处:《红楼梦》第六八回:“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嚎天动地,大放悲声。”

嚎天喊地    大声哭叫。形容极端悲痛。

出处:《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里边丈母嚎天喊地的哭。”

好天良夜    ①美好的时节。②好时光,好日子。

出处:宋·柳永《女冠子》词:“相思不得长相聚,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成绪。”

号天扣地    扣:同“叩”,敲击,撞击。向着天大声哭叫,将自己的头撞向地面。形容十分悲痛。

昊天不吊    指苍天不怜悯保佑。后以之为哀悼死者之辞。

出处:语出《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朱熹集传:“吊,愍。”

昊天罔极    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哀感天地    形容极其哀痛,使天地都为之感动。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

暗无天日    昏暗得看不到天上的日光。形容在反动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船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昂首天外    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出处:清·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昂头天外    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萧军、萧红》:“他们昂头天外,评论之后,不知那里去了。”

包打天下    包:承担全部任务,负责完成。将打天下的整个任务承担下来。常指人逞强争胜。

出处:《求是》1996年第17期:“这类机构并不影响各个公司、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更不能包打天下。”

暴殄天物    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出处:《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别有天地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出处:唐·李白诗《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不啻天渊    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第四》:“吴有吴音,越有越语,相去不啻天渊。”

不见天日    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八:“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然某尤为绛所苦者也。”

不知天高地厚    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出处:《庄子·让王》:“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

惨无天日    犹言暗无天日。

出处:梁启超《中国专制进化史论》第三章;“以希腊、罗马之文明,而其下级社会之民,被虐待者惨无天日,其所沐文明之膏泽者,不过国中一小部分耳。”

草头天子    强盗的头领,旧时亦指入山聚众起义的首领。

出处:江东老蟫《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三三两两逃入山间,相聚为盗。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了个草头天子出来。他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长江天堑    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坑堑、险要。旧时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出处:《南史·孙范传》:“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险隔,虏军岂能飞渡?’”

澄清天下    指整肃,清楚奸佞,使天下复归太平。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驰名天下    驰:传扬。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赀拟王公,驰名天下。”

妙想天开    形容想法奇特、乖谬。

打开天窗说亮话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打开天窗说亮话’,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们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德配天地    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

地北天南    指四处,到处。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地北天南蓬转,巫云楚雨丝牵。”

地坼天崩    坼:开裂;崩:倒塌。地裂开,天崩塌。原指地震,后多比喻重大变故。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后汉书·翟酺传》:“自去年以来,灾遣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

地覆天翻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出处:唐·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地棘天荆    指到处布满荆棘。比喻环境恶劣。

出处:朱谦良《感怀和病侠》:“地棘天荆谁管得,此身权寄水云邨。”

地角天涯    比喻偏远的地方或相隔很远。

出处: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言面无由,但似情企。”

地久天长    时间长,日子久。

出处:《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地老天荒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唐·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地老天昏    形容变化剧烈。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忆女》:“地老天昏,没处把老娘安顿,思量起举目无亲,招魂有尽。”

地平天成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出处:《尚书·大禹谟》:“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工。’”《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

地上天宫    形容生活环境的美好,犹如在天宫一样。

出处:宋·袁褧《枫窗小牍》上:“汴中呼余杭百事繁庶,地上天宫。”

地上天官    比喻社会生活繁华安乐。

地塌天荒    犹言天塌地陷。形容盛怒。

出处:明·徐复祚《投俊记·魔见》:“喜时节和风甘雨,怒时节地塌天荒。”

地网天罗    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

出处:《大宋宣和遣事》亨集:“才离阴府恓惶难,又值天罗地风灾。”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成语填空天什么之什么】

天作之合、
天府之国、
天人之际、
天渊之别、
天假之年、
天夺之魄、
天夺之年、
天渊之隔、
天壤之隔、
天壤之别

【天夺之魄打一个生肖】

解释:
魄:魂魄。
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夺) 含有 寸。
生肖成语 :鼠目寸光
生肖 :鼠

【魄组成什么词语】

亡魂丧魄: 形容非常惊慌恐惧或心神不宁。
亡魂失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失魂丧魄: 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失魂荡魄: 形容心意烦乱,精神恍惚。
神逝魄夺: 犹言魂飞魄散。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摄魄钩魂: 摄:收取。旧时传说,妖魔鬼怪或某种邪术,能钩取人的魂魄,来祸害人。
丧魂落魄: 失去了魂魄。形容非常惊慌、恐惧的样子。
三魂七魄: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魂飞魄扬:
追魂夺魄: 指摄取魂魄,致人死命。同“追魂摄魄”。
追魂摄魄: 指摄取魂魄,致人死命。
遗魂亡魄: 指抛弃思虑,停止精神活动。
销魂夺魄: 神魂颠倒,失去常态。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
销魂荡魄: 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同“销魂夺魄”。
天夺之魄: 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天夺其魄: 比喻人离死不远。同“天夺之魄”。
魄荡魂飞: 形容惊恐万状。
魄荡魂摇: 形容受外界刺激、诱惑而精神不能集中。
魄散魂飞: 形容非常恐惧害怕。

【各逞其能是褒义还是贬义,急,顺便说下意思】

略显贬义。因为“各逞其能”中,“逞能”就有“显示、炫耀自己能力的意思”;而“各显其能”就是中性了。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显示、炫耀自己很能干。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解释】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也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原指八位仙人法力无边,在过东海时铁拐李建议将各自法宝投于水面各自过海,结果八仙各自渡过了东海。现引申为做事各有各的办法,也有各自拿出自己的本领比赛的意思。
“八仙过海”虽然用的是神话传说的手法,但与古代蓬莱寻仙活动一样,表达了人们探寻自然奥秘、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因此,没有古代海上寻仙发源地的影响,也不会产生八仙在蓬莱过海的历史传说。所以说,八仙的故事因蓬莱而产生,蓬莱也因八仙过海而扬名海内外。
【拼音】bā xiān guò hǎi,gè xiǎn shén tōng
【释义】见概述,也写作“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民间传说中道家的八位仙人,历来说法不一。明代昊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里,确定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人。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成语故事】
群仙祝寿图
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
【用法】
含褒义。有时可用作反语;表示讽刺。多用来比喻在集体生活中;各人有各人的办法;或者各自拿出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一般作分句、谓语。
【示例】
我如今与舍弟分开,这弟兄们是~。我叫舍弟看看我的过法。(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八回)。
【近义词】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漂海,各显其能;八仙飘海,各显神通;八仙过海,各显身手;八仙过海,各使神通。
【反义词】黔驴技穷。

标签: 天夺其魄 与世长辞各显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