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相似,三国演义人物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两书有太多的相似点,是不是后者抄袭前者呢?】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徒关系
所以有一定的影响吧
然后叙事方式比较接近
不过楼主你说错了就是
施耐庵比罗贯中大
施耐庵是师
所以不可能是水浒抄袭三国演义....

【《水浒传》的吴用和《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两人都是属于足智多谋的军事类型,诸葛亮是效忠于蜀国,而吴用是《水浒传》梁山泊当中的军师,两人都比较擅长在战场上面运筹帷幄,在当然三国时期还有很多这样的人物,比如说司马懿,庞统,周瑜也是这样的类型,但是诸葛亮的才华和智慧也要比吴用强很多,诸葛亮更擅长在对方的心理素质以及用兵策略方向进行反推,这一点是吴用无法比较的,毕竟吴用也只是水泊梁山小地方的军师,可以说是低配版的诸葛亮。

看过一些古典演义小说,我们都会发现在很多小说当中,都会有一位擅长谋略的军师,这种类型的角色虽然武力不高,但是在军营当中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国当中的诸葛亮了,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没有他也就没有后来的刘备,对蜀国也是鞠躬尽瘁,相似的人物还有《水浒传》当中的智多星吴用,吴用也是梁山泊宋江的军事,他原本是一位教师,后来则加入了梁山泊。

吴用和诸葛亮两人经常被拿来比较,论能力其实吴用还是不如诸葛亮的,毕竟一个是服务于蜀国,也就是国家之间的战争,另一位则是服务于梁山泊,说难听一点也就是土匪当中的狗头军师,但是两人相似的地方还是很多,比如说他们都武力很低,吴用论武力来说,可能还不如宋江,但是吴用对梁山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帮助宋江打赢了很多场战役,当然吴用有时候也比较的狡猾,所以很多读者并不喜欢吴用这个角色,相比诸葛亮的口碑就要好多了。

吴用的表现最出色的一次就是智取生辰纲,还有为了逼朱仝上山,竟然让李逵去绑架小衙内,最后还把小衙内给杀了,这些都是下三滥的手段,包括后来请卢俊义也是一样,虽然诸葛亮也使了很多伎俩,但诸葛亮总体来说,谋略品位还是比吴用高很多的,火烧赤壁和空城计,这些都成了民间的佳话,人们都会想到诸葛亮的智谋而不会觉得他狡猾。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异同】

《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思想丰富性固不待言。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王学泰先生所说的,这两本书都是“游民意识及思想情绪的载体”。从《水浒传》的所谓“替天行道”的思想到《三国演义》对刘曹的评价,无不体现着民间正统观念与专制思想的合拍,从“聚义堂”的名目到“桃园结义”的记载,无不体现着游民的江湖意识。在《<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批判》中,李新宇与王学泰对两本书的批判,都把很多的笔墨放在其“忠义”思想上。《三国演义》的忠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关羽这一形象身上,小说的关羽与历史的关羽无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当时在一般普通人的认识中,小说的关羽早已替代了历史的关羽。
事实上,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一条有趣的规律,那就是小说的形象减去历史的真实,就等于小说创作时代的思想状况。也就是说,在《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形象中,非常充分地体现着儒家的忠义思想在宋元明清时代社会化之后的真实面目。而《水浒传》的忠义则是游民社会不可或缺的江湖道义。“忠义”中,“忠”属于君臣一伦,“义”属于朋友一伦,统治者总是宣扬“忠”,江湖人总是宣扬“义”,“忠”是梁山好汉最终接受招安的基础,“义”是梁山泊建立的基础。儒家思想就是这样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异化,并且成为胶合社会关系的无形纽带。“忠义”情结在我们的心灵中仍然投下不少影子,从我们对这些通俗小说思想的咏叹,从电视电影中各种皇帝戏、清官戏的极盛,都证明着今天的人们,在内心隐匿的深处,仍然承认那种扭曲的价值,我们的英雄观、审美观,也打上了游民思想的烙印,“三国气”和“水浒气”并没有在我们心中根除。陈璧生沙龙·导读解毒剂的由来
王学泰、李新宇在其新作《〈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批判》中认为:中国有许多所谓“经典”需要解毒,学者应该继续五四时提倡的价值重估,把“那些野蛮的、残忍的、反文明、反人道、与人类健康文明相冲突的东西一一揭示出来,”重新评价所谓名著(李新宇)。王学泰则继续其关于游民文化的研究(《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对《水浒传》似的农民起义予以批判。
民间有谚: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大致是说少年人因为血气方刚,读了《水浒》容易激发叛逆精神;老年人饱经世故,读《三国》后会流入阴鸷狡诈一路。显然,对于《水浒》和《三国》的特点和影响,人们并不是一无所知。在知识相对贫乏的年代,《水浒》和《三国》这样的通俗小说及通过文人改编的戏剧、弹词是乡间小民仅有的文化生活。即使是这样的书,也不是每个人都读的。鲁迅《风波》中的赵七爷因为读过《三国演义》而成为当地的学问家,更多的不识字的百姓则是通过戏文、评书了解《三国演义》、《水浒传》,更别说系统地了解历史,于是文学中的人物代替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人物的形象符号化、类型化并成为善恶贤愚的评判标准。
参考资料:《新京报》2004年5月19日

【你觉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本书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童林传
清康熙年间,童林(字海川)因偶然事件被迫离家出走。他绝路逢生,竟得武林名士四小剑侠中的何道源、尚道明相救,并受到他们的真传,练就了精湛的绝顶功夫“柳叶绵丝掌”,目使得一手独特的武器“子母鸡爪鸳鸯钺”。下山之后,童林以地正义、淳厚的为人赢得武林正派人主的信赖,使他们与他一起同各种邪恶进行搏斗。同时,在武林志士的帮助下,童林还以真侠肝义胆协助朝廷钦差年羹尧大破英王富昌及十四阿哥的反叛阴谋。在此期间,他与雍亲王胤禛相遇相知,结为至交,多次救胤禛与危难之中,并为真登基成为雍正皇帝立下汗马功劳。
第001回 赌场街老父起风波 房后悔己为离家走 第002回 寻姑姑不见访高人 龙虎山遇雪险丧命
第003回 童海川庙中逢知音 两道爷埋名育高生 第004回 二道人长话叙门户 一掌柜短语解困境
第005回 关帝庙求帮遭欺侮 把势场大斗雷师父 第006回 无亲何拳打铁背龟 不得已涉足北京城
第007回 贝勒偶得肝胆仆 海川巧逢夜行人 第008回 贝勒府两战夜行人 童林处八拜识英雄
第009回 老英雄久逢强者 少侠客初会高人 第010回 斗侯杰情义绵绵 战贺豹冤仇深深
第011回 皇宫丢国宝怒康熙 王府失童林忧雍正 第012回 京城内受皇恩获赦 油坊镇打小人中计
第013回 胜李元兄弟话往事 战刺客仇敌泄真情 第014回 把势店盗贼逃生 镖局子伙计遭难
第015回 老侠客挥笔问潘龙 少豪杰抡掌训五小 第016回 密林中战生人收徒弟 镖局内迎客人接信使
第017回 白玉虎受辱打潘龙 李七猴丧命想法禅 第018回 心惶惶救徒弟解难 气昂昂赴擂台迎战
第019回 潘龙嘴斗侯二侠 阮合掌战袁德亮 第020回 泥腿僧智胜凶神 白玉虎力抵强敌
第021回 四高人输罗汉上阵 一侠客败英雄请战 第022回 擂上二主将争雌雄 台下一老翁动侠心
第023回 智亮得刀喜游庙会 少年闻讯恭候酒楼 第024回 见宝刀少爷生歹意 遭拒绝知府害无辜
第025回 得死讯母亲丧命 闻罪因老者救生 第026回 太平侠逢高人脱险 童海川遇强敌临危
第027回 童海川掌落擂台散 司马空步起茶楼空 第028回 请南侠童林险丧命 寻斋饭海川遇仇敌
第029回 童林追打盗宝贼寇 海川愿收得力弟子 第030回 泥腿僧护镖遇水寇 白玉虎挺身战顽敌
第031回 六小哥被俘险丧命 泥腿僧出逃求援兵 第032回 救镖车侯廷巧相劝 挑是非孟恩胡纠缠
第033回 战水贼童林显身手 得镖车老侠遏难题 第034回 太湖中海川险丧命 深水里于和奇现身
第035回 宝元湖中勇擒水寇 童林岸上幸会师伯 第036回 收新徒童林返镖局 显威风众侠上擂台
第037回 乘兴去南侠苦调停 败兴归东侠勇应战 第038回 众雄打擂各显神通 二侠比武欲争高低
第039回 擂台上二侠决雌雄 危急时童林分双剑 第040回 众英雄调解二侠事 雍亲王宴请北昆仑
第041回 众雄贺号拥戴童林 小僧偷花妒忌海川 第042回 追盗贼童林战吉庆 比武艺秋蝉供线索
第043回 得情报童林深真假 遇路人海川抱不平 第044回 喊冤屈白洁遇童林 遭横祸李大逢恩人
第045回 养伤家中白洁施恩 习武就地李大传经 第046回 仗义相助庙会显威 天飞灾祸就地遭擒
第047回 衙门严酷施展毒型 白洁遭殃幸获救星 第048回 李陆情深胜似弟兄 陆成习武死于非命
第049回 闻噩耗母染疾亡故 信谣言子恩将仇报 第050回 受挑唆陆寅起杀机 念旧情李家屡让步
第051回 奸淫良女害人性命 制造冤案加害李英 第052回 采花贼伺机入绣房 李世钧设计取罪证
第053回 作恶多端二陆遭擒 冤案未结童林忧愤 第054回 童林胤禛寻宝心切 周伦老侠献计意真
第055回 借祝寿周伦探虚实 遏贼寇老侠心难平 第056回 见国宝周伦萌愚念 为童林老侠陷囹圄
第057回 下火海童林救老侠 上刀山海川求国宝 第058回 达摩堂藏盗国宝贼 众英雄破机关暗算
第059回 擒贼寇心切闯险关 被埋伏成功过七门 第060回 过八门全力战达摩 揭骗局火速追贼寇
第061回 盗宝二贼水中落网 鸳鸯宝镯险境复得 第062回 众弟兄押送盗宝贼 泥腿僧巧逢艺高人
第063回 高人使绝招胜众雄 老者用点穴显神通 第064回 千斤重担童林力挑 比试武艺洪立识友
第065回 洪立仗义安排众雄 法禅复仇半路劫持 第066回 劫二犯法禅遭厄运 还国宝章林忧雍正
第067回 国宝还朝康熙欣喜 功劳显赫童林受封 第068回 封御教师皇上开恩 识新友人童林欢心
第069回 离开兄嫂苦心学艺 经受磨难立志成气 第070回 绝望关头生抢劫计 碰壁时刻逢大恩人
第071回 当镖师三爷力保镖 扣镖银瑞龙亲出战 第072回 索镖银弟兄齐努力 求童林大伙斗石勇
第073回 火眼狻猊狠遭痛打 童林海川大显武功 第074回 闻亮镖会童林喜 送红请帖老僧哀
第075回 老僧比武图谋复仇 金元晤面称颂童林 第076回 庭院里献艺失铁条 茶楼上饮茶遇志士
第077回 茶桌前争辩高低 荒郊外赌斗输赢 第078回 随二侠拜把结盟 追黑影结仇失踪
第079回 逢兄弟受称赞大喜 送朋友遭毒打大悲 第080回 傻英雄店房挨打 童海川王府受惊
第081回 野飞龙寻衅逞凶 昆仑侠挥掌压邪 第082回 童海川扬名招是非 公主坟赴约探虚实
第083回 公主坟童林遇险 危难时师爷相救 第084回 公主坟师爷传艺 灵童林一点即通
第085回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云台剑客威震众侠 第086回 亮镖会童林献艺 众兄弟侠义遭打
第087回 师兄弟反目成仇 孙茂昌上垂不平 第088回 王世伦学艺报私仇 李晚村劝徒受教诲
第089回 访高人再学绝艺 孙茂昌暗中出走 第090回 师兄弟各寻高手 小南庄高手相逢
第091回 亮镖会师兄再交手 老洒海拍掌解冤家 第092回 勇童林剑削妖道 双剑客大战燕普
第093回 四剑客提刀斗燕普 雍亲王疑鬼染怪症 第094回 亲王怪症急坏童林 英雄计谋智擒张青
第095回 雍亲王中毒夺目沙 童海川弟兄捅贼窝 第096回 金凤山上遏孔秀 逆水寒潭捞解药
第097回 英雄船驶逆水寒潭 和尚霸道寸步难行 第098回 童林战慧斌遭毒手 急坏孔春方搬救兵
第099回 英雄不敌双钢掌 九宫上人战方丈 第100回 四剑客联姻说童林 李道通被困八卦亭
第101回 鬼孔秀设计脱身 跳山涧险中保命 第102回 善人仗义请吴霸 三教寺前开眼界
第103回 三教寺吴霸被俘 老长者金蝉显威 第104回 凶僧歹毒害长老 孔秀知会众英雄
第105回 群侠会聚李家让店 喜遏张方病太岁 第106回 不堪虐待张方离家 路遇好人引路学艺
第107回 病太岁求师苦诚心 欧阳修破格收徒弟 第108回 辞别高师拜高堂 与父解冤泪涟涟
第109回 张方巧安排众侠客 斗胆气慧斌身入庙 第110回 巧安排众囚得救 恶凶僧八面遭围
第111回 慧斌一掌丧兄命 庙前宝鞭对宝鞭 第112回 仙人洞里绝处逢生 董乾授艺童林复仇
第113回 玉皇顶群雄惩凶僧 逆水潭义士捞解药 第114回 得解药雍亲王脱险 定婚事童海川临危
第115回 三英雄巧施恶计 下书人缕述隐情 第116回 甘家堡群雄会豪侠 空房前勇士窥囚人
第117回 甘家堡童林收徒 帽儿山众侠迎敌 第118回 善姑娘拳打七雄 吕娩娘过招拔牙
第119回 杨顺投书失耳鼻 张方送信得难题 第120回 病太岁巧言惑老僧 杨小玉咒语动情人
第121回 三贼寇床上砍张方 二老人灯下观宝物 第122回 得宝物误入铁扇寺 窥内情失落混元胆
第123回 铁扇寺枪打群雄 九凤庄巧遇恩妇 第124回 夏莹莹挺身送张方 沈三娘举杖战济源
第125回 沉默三公名惊二僧 阴阳术士弩伤一翁 第126回 夫妻惨死忧群心 罗错片言亮双眼
第127回 甘家堡巧装瞒众目 铁扇寺妄语醒贼人 第128回 过三关病太岁斗智 中一计霍天章生疑
第129回 灵棚前开膛祭英灵 重阳会献旗争虎威 第130回 韩宣生歹意丧狗命 海阔斗猛兽陷绝境
第131回 铁扇寺张方杀二兽 比武台童林斗一禽 第132回 童林挫八横平民愤 老翁伤二侠激秋田
第133回 陆秉章枪扫比武台 病太岁偶识敏春莲 第134回 见仇人陆翁生歹意 叙往事二老逐德翠
第135回 报冤仇四命相亡 行侠义勇士挺身 第136回 魏彩霞为夫复仇 小罗成舌激童林
第137回 华堂杀一贼斗二雄 童林战一恨接二掌 第138回 李锦堂巧扮探姑娘 白芙蓉艳妆窥郎君
第139回 白姑娘挑战择婿 童海川比武伤敌 第140回 老夫妇下世怒兄长 大和尚上场献绝艺
第141回 老罗汉绝艺难韩希 病太岁秘着疑众人 第142回 张方妙计开磨盘 黄天怪着难道姑
第143回 金元老将四阵连胜 三哭罗汉妖术逞凶 第144回 梅花桩上金元重伤 忠臣遗女千里投亲
第145回 中毒计孤女险遭难 遇救星子归上华山 第146回 冷面观音剑斩二僧 姜老剑客律对公孙
第147回 雍亲王如厕险遇害 武士同救驾识童林 第148回 公孙越鏖梅花圈 小张方夜走黑熊岗
第149回 张方借宿险遭毒手 月明贪财一意孤行 第150回 张方脱险月明毙命 张冠李戴善伯出山
第151回 双棒鏖战中途休兵 善伯练艺墨角失踪 第152回 佯装卖棒引众进山 暗中比武公开较量
第153回 昆化侠大闹九仙宫 鹍鹏道力战童海川 第154回 陶景亮义结童海川 白玉虎受唇铁扇寺
第155回 雍亲王卧病甘家堡 杜清风寻衅饮马河 第156回 谭桂林面拒杜清风 鱼骨寺挑动石头僧
第157回 真仇敌大闹甘家堡 假张方严惩四恶寇 第158回 童海川比武铁扇寺 金莲花会斗公孙越
第159回 为疲于奔命 争储位结党营私 第160回 众英雄王府聚会 待出征瘟神登门
第161回 病太岁言激傻牛 昆仓侠奋战司徒 第162回 感情义二侠结拜 受皇封随军西征
第163回 年钦差剑州遇险 童海川力挫八寇 第164回 追逃寇威震贼巢 无形剑暗算老年
第165回 恶老道公馆丧命 三侠客转危为安 第166回 探敌情五小渡江 病太岁单刀赴会
第167回 褚家渡里正相助 黑风岭三侠逞威 第168回 闯斋园童林中计 知明侠拜请胜裕
第169回 老庄主打探真情 天王殿鱼龙难分 第170回 泄机密风云突变 莫奈何段灯闹山
第171回 继龙位一梦黄粱 英亲王亡命川西 第172回 遇知己绝地逢生 醉题诗败露真情
第173回 武云飞搭救恩人 昆仑侠苦斗僧 第174回 天水府般兵剿匪 马家店行囊被盗
第175回 空空僧慧眼识徒 师兄弟反目为仇 第176回 急中智摆脱仇人 金光寺又遇冤家
第177回 苗吉庆棒打了因 三侠客身陷贼庙 第178回 店掌柜走漏消息 混元侠抱病劫车
第179回 盗花僧相继毙命 黄眉子重创泥鬼 第180回 排纠纷被迫应战 闲游逛冤家路窄
第181回 脉门弩威镇妖道 武圣人厉色训徒 第182回 发大兵攻打剑山 遭伏击二侠被擒
第183回 年羹尧错杀向导 夹扁头代理钦差 第184回 讨叛逆重整部伍 接战表二次出兵
第185回 摆战船江心鏖战 反剑山后院纵火 第186回 习武艺身遭暗算 寻恩人得拜高师
第187回 识大局弃暗投明 二少侠虎口逃生 第188回 袭三庄深夜行凶 童海川义释寇仇
第189回 奉王命谭天下山 霸王桥群英会战 第190回 鸿门宴诱杀童林 张少侠戏弄英王
第191回 投毒药田英毙命 龙虎观谈判决裂 第192回 争胜负二侠受挫 比高低铁掌逞威
第193回 大力神滥施神力 昆仑侠怒惩帮凶 第194回 摩天僧立铲叫号 坏事包调理二小
第195回 大和尚含羞远遁 泥小鬼筋断骨折 第196回 缓兵计英王回山 入剑州司马盗弩
第197回 危难间侠女相救 真胜假将计就计 第198回 破剑山富昌出逃 一线天燕普坠涧
第199回 捐前嫌伯侄言好 拒规劝父女绝情 第200回 桂家庄惨遭血洗 探敌情拜望二老
第201回 索地图张方用智 长风岛下书摆擂 第202回 谭桂林弄巧成拙 擒毕云交换人质
第203回 于秀娘连斩二僧 为报仇了因断臂 第204回 张明志称霸擂台 推车人力举千斤
第205回 张洪钧大战妖道 二少侠智请高人 第206回 抱不平痛打恶棍 二和店周寻救难
第207回 梅花桩绝艺惊人 神龙叟掌打师兄 第208回 戏金刚毛驴上阵 报私仇朱敦求师
第209回 跪庙门感动长老 违师训长风入伙 第210回 负义僧掌打恩人 老洒海千里下书
第211回 赵明真中弩致残 张明志探庄丢丑 第212回 二少侠喜配婵娟 年羮尧又遭暗算
第213回 众英雄寻觅钦差 杨家集童林收徒 第214回 独角蛟布置陷阱 小灵官轻取三贼
第215回 杀水贼刘俊正功 假张方献艺慑敌 第216回 二寨主抛掷毒雷 司徒朗星岛被难
第217回 折旗杆吓退三老 藏仙洞父子相认 第218回 清风侠大义砸牢 林德厚装鬼窃美
第219回 七星岛水贼覆灭 二老侠为民除害 第220回 狠心佛作恶到头 震八方巧胜四杰
第221回 老洒海惨死擂台 病太岁捉弄皇亲 第222回 天竹楼巧遇康熙 六公子逞凶丧命
第223回 李太师图谋不轨 长春宫张方救驾 第224回 京城内九小除奷 国丈爷满门抄斩
第225回 假报丧二小串戏 袁大化初试神掌 第226回 二恶道跟踪行刺 住贼店欣逢故人
第227回 寻宝弩果园闹事 李家庄甘虎招亲 第228回 议破敌群英献策 下战书贼众哗然
后记

【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哪个好】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小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哪个好】

1.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2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虽然说现在仍离内行很远,不料却也看出一点门道. 鲁达何以成五台山和尚? 俗话说不在高,有仙则名.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的和尚当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的,何况象鲁达这样有命案在身凶犯?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的故事,至于他如何做了名山古刹的大和尚,不细心看还未必看得明白. 鲁达三拳打死郑屠之后便 亡命天涯,一日,在代州雁门县的十字街头正好遇上了他曾搭救过的金老,金老的女儿嫁给了雁门的大财主赵员外,赵员外既然取金老的女儿,鲁达自然成了他的大恩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赵员外和五台山的关系非同一般,寺里的智真长老是他的弟兄,而且他祖上便曾舍钱在寺里,是寺里的大施主.赵员外还曾向寺里买了一个名额,寺里曾许过愿让他剃度一僧.于是,赵员外就把这名额给了鲁达,有了名额还不够,赵员外还向寺里缴纳一笔"集资费",那集资费便是赵员外带鲁达上山见智真长老时特意准备的一担"段匹礼物".如果没有赵员外的一个名额和一担集资费,鲁达便有天大的本事也进不了五台山山门,更不会成为后来大名鼎鼎的花和尚鲁智深了. 3《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4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最终却落的个四分五裂,死的死,走的走,这不免使人为他们鸣不平.在批判宋王朝腐败的同时,许多人也将矛头直指宋江——这个梁山泊的领军人物. 有人认为,梁山好汉之所以会落得如此结果,是宋江一手造成的.作为战无不胜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宋江却断然拒绝了如同李逵说的:“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主张,自觉选择接受朝廷的招安的道路,带领“替天行道”的梁山泊义军,去残杀“僭号称王”的方腊义军,在两败俱伤的大屠杀中,遭到惨痛的失败.他们认为,如果当初宋江采纳李逵说的:“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主张,以梁山泊当时的实力,定能推翻宋王朝.而宋江却奴颜婢膝,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们的生命当赌注,真是个忘恩负义之徒. 识江湖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为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由此可见,宋江乃仁义之仕,决不会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们的生命当赌注. 然则为何要接受招安?我认为,这是由当时的社会风气所造成的.当时社会宣扬“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宋江便是这种思想的产物.宋江还是郓城押司的时候,其父便苦劝他不要与梁山草寇来往,好好为官,处人头地以便光宗耀祖,宋江也答应了.如果不是因为阎婆惜命案,他根本不会投奔梁山.他一直称北宋的皇帝为“圣上”,可见在封建观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俅到来他亲自下山迎接并在谈判中保护其不被梁山好汉追杀,以致气死林冲.他一直认为走与统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视自己和兄弟们“落草为寇”.最终为维护“兄弟们的名声”将苦心经营的水泊梁山交给朝廷,这便是他招安的源头之由,这也预示着起义的不战而败. 不仅是宋江,梁山好汉中的许多人,如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秦明等人,他们也深受“三纲”思想的影响,他们是支持招安的.所以,选择招安不是宋江个人的决定,是在“三纲”思想影响下的必然选择.所以,将梁山好汉起义的失败归罪于宋江,这是有失公允的. 梁山泊悲剧,并非宋江之过.梁山泊悲剧,这也是社会的悲剧. 5 日,我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书中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朝末年人,他是我们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他创作的《水浒传》则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农民的革命斗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个作恶多端,欺压百姓的害民贼,同时也描述了一个个劫富挤贫、铤而走险的好汉,他们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统治者,上至宋朝皇帝、高官显宦,下至恶霸地主、差役爪牙,逼得无法再生活下去,走投无路,只好走上反抗的道路.通过阅读《水浒传》不仅让我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本质的了解,而且还让我熟悉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吴用、林冲、武松、鲁智深…… 他们是多么让人神往啊!他们就好比刘备、诸葛亮、关羽、孙悟空……一般,是永远存活在人们心中的艺术形象.全书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算是英雄好汉武松醉后打虎的故事了—— 话说武松离了“三碗不过冈”后,便直奔景阳冈.走了一里多路,武松便觉得又累又渴,躺到一块大石头上,正闭了眼要睡,忽然从乱树丛中蹿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来.武松见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一大半,从青石上翻身跳下,抄起哨捧,闪在旁边.那老虎把两只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纵身一扑,武松急忙闪到一边,老虎见捉不到武松,便干脆一掀,一剪,可都让机灵的武松闪过了.那老虎正准备再次攻击,武松连忙抡起哨棒,从空中劈下,谁知只打到了一棵树上,哨捧断成了两截.这一下,激得老虎向武松猛扑过来,武松往后一跳,老虎恰好落在他面前,武松丢掉手中的哨棒,两手把老虎皮揪住狠劲地踢它,又用拳头猛打它,不一会儿,老虎就只剩下一口气了,五官里全部是血,武松又到树边拾起半截哨棒,回来又打了一二百下,直到老虎一丝气也没有了才罢手.武松又回到青石板上歇了好一阵,才走下冈子去. 《水浒传》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2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同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3《三国演义》读后感放下沉甸甸的《三国演义》,那淋漓尽致的情节、拍案叫绝地计谋,还是余音绕梁,丰富的句子、富有表达性的好词佳句,都深深在我脑子里扎了根.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但是在这些人物中最喜欢的还是诸葛亮. 被称为是儒家伦理型的理想人物,他的“才“.“学“.“识“都注入了“仁政“的道德内容,他有独特的人格,择梧而栖,择主而事,他尽忠于刘备,尽忠于蜀汉,最后中献身于统一的大业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随着蜀汉的衰亡悲剧,他也成了悲剧人物! 再说关羽,他也是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啊. 还有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的精品小说.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而且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它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它留给我们青少年,乃至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学习三国演义,我们就应该学习古代人的长处,借鉴他们的做法,更好的完善自己,做一个对现代社会有用的人. 4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军事冲突,在、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撰写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浪漫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水浒传:对于《水浒传》的思想倾向历来有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水浒传》表现的是忠义的思想.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李贽.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看的书,是教人做强盗的书.主要是明朝的左懋第提出的,他认为《水浒传》教坏了百姓,强盗学宋江.并且认为如果不禁毁《水浒传》,对于世风的影响是不堪设想的.当时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将《水浒传》在全国各地收缴.另外一个持这种观点的人是金圣叹.这也是他把七十回以后砍掉的原因之一.此外,清朝的俞万春也支持这种观点,并亲自撰写《荡寇志》,承接金圣叹一书第七十回后,从七十一回写起,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 19世纪50年代,当时所持的看法是认为《水浒传》是描写歌颂农民起义的.这种看法是当时各种教科书,文学史和小说史所持的一个主流的看法. 5 三国演义>看了某本书后,有不少感触. 相信大家一定知道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与秦穆公争霸的故事吧,但在此置一千年后的“五胡入华”时代还有另一次更有名的秦晋“淝水之战”. 秦王苻坚,它是各有眼光有气度的君王.可惜他不幸输了,加上其又是个胡人,所以被那些正统汉人史学家忽略、抹黑得十分难堪.若比较当时的前秦与东晋,就可以发现其实在苻坚统治的秦国,可以说是朝气蓬勃,与唐太宗的气度和架势有得比.只不过在“淝水之战”离奇失败,就被人说胡人是败类. 类似的是曹操,他被人称为“*雄”,似乎略带贬义,的确,它是诡计多了点.而它南征失败,又被人说成很不堪的样子,在《三国演义》中就有不少这样的观点. 如今有些心思不息的人读了《三国演义》之后,却自然而然地把曹操当成了坏人,我认为,曹操不会如小说中所说的没用,只不过书中的英雄差不多都在蜀国,且次书以刘备开头,读者很自然的就把他当成主人翁,加上现在对刘备的仁慈之类的赞美太多,当然就把曹操发动的战争说成不仁不义的侵略. 仔细想想,武侯诸葛孔明几次出征攻打魏国,不也是在侵略吗?他以先帝遗命为由,讨伐曹操收复中原,就成了爱国爱民的英雄了.难道魏国的人民都不是人?难道魏国的人民都人人得以诛之?他可能并不想发动战争,但1.不出祁山,发展困难.2.先帝遗命,怎敢不从?书中虽把诸葛亮神化了,却不能改变历史:卧龙、凤雏,二者皆得,却安不了天下. 希望大家不要太过相信权威,不要被那些落后的思想观念所蒙骗,有时该好好重思一下某些问题.

标签: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相似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是谁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