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姬为何被赐死相关内容

甄姬长得这么漂亮,为何最后还被人给赐死了?

甄姬长得这么漂亮,为何却被赐死了?

魂牵梦绕的洛神

首先看这样一段,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代的人说:“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文中提及的“宓妃”,想必大家也猜到是指甄姬。汉赋又是曹植《洛神赋》中的一段前序。大名鼎鼎的中国诗词史经典《洛神赋》,那个让曹植有多少人为其魂牵梦绕的洛神——甄姬

甄姬,原名甄宓,魏文昭甄皇后,通称宓妃,即曹丕皇帝的正室。中山无极者,明帝之母,汉太仆甄邯,世吏二千石,在《三国演义》第33回中首次出现“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物辽东。”对了,刚才那个甄姬的故居,现在是河北省定县,住在这里附近的 FANS可以前去考究追朔

当时甄姬的父亲是上蔡令甄逸,甄逸与其妻子常山张氏育有三男五女,甄姬为次女,生于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日(约182年正月二十四日)。父亲在三岁时就去世了,但甄家仍然是盘踞本地的大家庭,而且“家境富裕”。《三国志》的《文昭甄皇后传》曾特别强调甄姬出生时的一件奇事:张氏生产前每晚梦到“一仙人手持玉如意,立于其侧”,而等到“临产时,见仙人入房,以王衣盖体,遂生甄宓”

此女贵不可言

其后相士刘良为甄姬及甄家其他儿女算命算命,直指甄姬说:“此女贵不可言。”8岁的时候,家门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中所有姊妹皆上阁观之”,唯独甄姬没有去,姊妹们都很奇怪,甄姬却回答:“这岂是女子所见邪?”听了这里,大概觉得甄姬是个很守传统的女人,对马戏之类的活动完全没有兴趣,以为这不是女人可以看的。

可是,《文昭甄皇后传》后面还写了另外一件事:甄姬在九岁的时候,很爱读书写字,而且“见字辄识”,还经常用她哥哥的笔砚,所以哥哥便责怪她应该多做些针线活之类的女工,还说读书写字对女人来说没有用处。但甄姬却回答:“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自以为己诫。不知道怎么看书呢?」这意味着,任何古代的贤女,都无法从前世的成败得失中汲取经验以为诫,不读书,还能学到什么?


由此可以看出,甄姬的劝学思想完全不属于当时的传统女性。之后,天下战乱,又加上饥荒,家乡的百姓纷纷变卖金银珠宝等家财,而甄家则是“大富大贵,尽买尽藏”,此时甄姬便对母亲说,乱世若多买财宝,就是“取祸乱之端”,又劝母亲应将家中余粮分给“亲族邻里,广施恩惠”,大家听后纷纷“举家称贤”。

14岁时,甄姬的二哥过世了,甄姬便非常孝顺小嫂,对平日对小嫂十分苛刻的母亲进行劝谏,希望母亲能“待之如妇,爱之如女”,最后母亲被她一番话感动得流泪至此,甄姬姐姐的 RP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曹丕娶甄姬

后来呢,一说是曹操了解曹丕的心意,当即决定让曹丕娶她;另一说是曹操听说曹丕先进袁绍府本来是要来责怪他的,于是刘夫人跑出来感谢曹操,说曹丕不杀她们,就是有恩于袁家,把甄姬献给了曹丕,让她“为世子拾箕”。不管怎样,曹操和曹丕对甄姬都很满意,曹丕将甄姬纳入其中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而随后曹丕与甄姬的感情也还不错:“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

为了甄姬还把原来的任氏赶走,当时甄姬还劝曹丕不要冲动,说任氏很多地方都比自己强,让曹丕“心中有数”,结果曹丕当然是没有听进去,赶走就是赶走。在曹家的时候,甄姬还颇得曹操之妻——武宣皇后的赏识,称颂她为“真正的孝妇”,甄姬也确实是“贤明以礼自守”。

但是,曹丕废献称帝后变心,山阳公献了两个女儿给他,其中郭氏非常得曹丕心,曹丕便对她宠爱有加。甄姬姐姐当然是很失望的,所以才“有怨言”。是不是有怨言嘛那就是正常啊!就说甄姬姐姐很爱你嘛

可是……曹丕听了却很不爽,甚至“大怒”,次年六月,便联合郭氏对甄姬任意加罪,又赐一丈白绫,赐死。她妹妹死后,便在邺城安葬,因为所谓“圣闻周达曰昭,德明有功曰昭”。昭而光至,盛久而不昧者也”,因此给皇后文昭以谥号。

传说曹丕赐死甄姬以及杀曹植的原因就是两人之间的感情激昂。因为历史上有一句名言,甄姬与曹丕的婚事,是由袁绍之妻刘夫人为报答曹家不杀之恩,与曹操订下的,所以民间才以为甄姬只是寄人篱下,听其所为,而与曹丕之间并无感情,因为甄姬真正喜欢的是曹植……咳,还有袁熙呢,可怕的四角关系……这样,原本牵涉国力、野心等复杂因素的曹丕与曹植之间的一场宫廷权力之争,一下子就变成了甄姬姐姐之间的全部矛盾。

但曹丕纳郭氏等人的所作所为又让她对曹丕失去了信心,而曹丕又生性与父亲一样心存疑虑,无中生有地以为甄姬与曹植“余情未了”,于是将她赐死。

...

4948

曹丕费尽心思得到甄姬,为何最后还将她处死?

1489

曹丕为什么赐死甄姬?

20276

甄姬是怎么死的?

16864

曹丕为何要赐死甄宓?

甄宓无疑是三国时期的美女,她的美貌程度能和江南二乔相提并论,因此世人常说:“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尤其可见甄宓确实美若天仙,犹如嫦娥仙子在世。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甄宓的人生也是如此,她早年是袁熙的妻子,后来曹军击败袁军,攻进了冀州城,曹丕见甄宓美若天仙,于是迎娶了甄宓。乱世之中,人如累卵,甄宓也不得不从,一开始甄宓深受曹丕喜爱,但随着岁月交替,曹丕有了其它心上人,便慢慢疏远了甄宓,最后甄宓死了,关于甄宓的死法,有两种不同的记载,那么甄宓因何而死呢?


出身富贵,仁义之心

《三国志·后妃传》:“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


甄宓出身于名门望族,到了甄宓这代家族依然显赫,甄宓的父亲曾任上蔡令,母亲张氏则是常山人,家中三子五女,甄宓排行最小,是家中的小女儿,甄宓三岁的时候,父亲病逝了,年幼的甄宓哭的十分伤心,家人觉得甄宓早慧,因此对甄宓倍加宠爱。长大后的甄宓十分喜欢读书,她博闻强识,领悟能力极强,因此年纪轻轻就才华出众,见识过人。

《魏书》:“后三岁失父。后天下兵乱,加以饥馑,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物,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后年十馀岁,白母曰:“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称善,即从后言。”


当时天下大乱,老百姓为了活命纷纷拿家中值钱的东西换粮食,甄宓家因为富贵,因此积存了大量的谷物,甄家于是用谷物换财宝,很快便收集了大量的财宝,甄宓看在眼中,痛在心中,于是对母亲说:“如今是乱世,乱世求宝并非善策,现在的天下,匹夫无罪,怀壁就有罪,这就是所说的因财丧身,现在老百姓都处于饥饿之中,我们应该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以此来积存仁义。”,家里人都觉得甄宓说的有理,于是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一时间甄家名望四起。


甄宓十四岁那年,二哥去世了,留下了孤儿寡母,甄宓常常去照看他们。甄宓的母亲性情严厉,时常斥责儿媳,甄宓听说后,就劝说母亲:“二哥已经不幸去世了,二嫂年轻守寡,还要照顾孩子,十分不容易,虽然是儿媳,您也要视若己出,当成自己女儿看待才是”,甄宓的母亲听后认为有理,从此十分善待儿媳,一家人从此十分和睦。

再嫁曹丕,深受宠爱

《资治通鉴》:“太祖之入邺也,帝为五官中郎将,见袁熙妻中山甄氏美而悦之,太祖为之聘焉,生子叡。”

建安年间,袁绍让儿子袁熙迎娶了甄宓,甄宓从此走进了深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袁绍击破公孙瓒,并任命袁熙为幽州刺史,甄宓则留在邺城侍奉婆婆刘夫人。官渡之战中袁绍战败,再加上后院起火,袁绍一时十分忧虑,后来平定内乱后,袁绍就忧愤而死,袁绍死后,袁绍的儿子们开始内斗,结果曹操趁虚而入,率军击破了袁军,并攻破了冀州邺城,曹丕则率军攻进了袁府。


当时甄宓十分害怕,藏在婆婆刘夫人身后,曹丕问刘夫人:“她是何人?”,刘夫人答到:“是小儿袁熙之妻”,曹丕见甄宓美若天仙,一下子就被甄宓迷住了,刘夫人看在眼中,于是对甄宓说:“这回我们没事了”。不久,曹丕迎娶了甄宓,并对甄宓宠爱有加。一时间曹丕将甄宓视若掌上明珠,可谓三千宠爱于一身,不久,甄宓就为曹丕生下了一子一女,儿子是曹叡,也就是后来的魏明帝,女儿则是东乡公主。

劝勉上进,孝敬婆婆

《魏书》:“十六年七月,太祖征关中,武宣皇后从,留孟津,帝居守邺。时武宣皇后体小不安,后不得定省,忧怖,昼夜泣涕……”


但甄宓没有恃宠而骄,反而十分谨慎,她时常勉励曹丕的其它妾室,劝勉她们上进,对得宠的,不得宠的都一视同仁,并时常劝谏曹丕,让曹丕多纳妾室,以使子孙繁盛,曹丕对甄宓之举十分满意。有一次,曹丕对妾室任氏十分不满,于是想驱逐任氏,甄宓听说后,就前去劝说曹丕,于是对曹丕说:“任氏的品德、美色都在我之上,为何要赶她走?”,曹丕听后说:“任氏不够温柔,性子急躁,我已经忍受很久了,还是让她走吧”,甄宓说:“如今您赶走任氏,很多人肯定认为是我的缘故,往上公婆会说我自私,往下一些人会觉得我专宠,希望您重新考虑”,曹丕听后,没有回答,还是执意赶走了任氏。


但从这件事情当中,就可以看出甄宓为人善良,善于团结众人,哪怕是争宠对手,她也细心爱护。还有一次,曹操率军西征,随行的卞夫人生病留在了孟津,而此时曹丕与甄宓则在邺城,当时卞夫人身体抱恙,甄宓听说后十分悲伤,常常为此偷偷哭泣,怨恨自己不能照顾婆婆,后来有人告诉她卞夫人病好了,她也不相信,时常为此忧虑,后来卞夫人亲自回信诉说,甄宓才信以为真。后来大军回邺城,甄宓亲自去迎接,看到卞夫人后悲喜交加,问寒问暖,不断的询问病情,行为感动了很多人,就连卞夫人也感动的落泪,不禁说道:“我有一个好儿媳呀”,由此可见,甄宓也是一个孝顺之人。


死亡之谜

《三国志》:“文帝即王位,六月,南征,后留邺。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甄宓最后还是早早的去世了,关于甄宓的死亡,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曹丕赐死了甄宓,这种观点出自《三国志》,曹丕当上魏王后,不久就逼迫汉献帝禅让了,从此成为了曹魏皇帝,成为皇帝后的曹丕开始疏远甄宓了,因为此时甄宓已经年老色衰了,而曹丕身边则是美人不断,有郭贵妃、还有李、阴两位贵人,她们年轻貌美,日渐受宠,而甄宓则被冷落了,甄宓因此心怀不满,常有怨言,此时郭贵妃又多进谗言,最后曹丕一怒之下将甄宓赐死,为了不让甄宓死后到地府告状,曹丕命人将甄宓以糠塞口,以发披面,死的十分凄惨。


当时曹丕下完命令后,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股青烟拔地升天。于是让周宣解梦,周宣听后说道:“天下将有高贵的女子死掉”,于是曹丕有些后悔,赶忙召回传令的人,但为时已晚,一代芳华,就此陨落。


《魏书》:“帝践祚,有司奏建长秋宫,帝玺书迎后……玺书三至而后三让,言甚恳切。时盛暑,帝欲须秋凉乃更迎后。会后疾遂笃,夏六月丁卯,崩于邺。帝哀痛咨嗟,策赠皇后玺绶。”


第二种说法说甄宓因病而死,这种观点出自《魏书》,曹丕当上皇帝后,马上就想立甄宓为皇后,但遭到了甄宓的拒绝,甄宓觉得自己才德不足,不配当皇后,因此多次拒绝。当时策立甄宓的玺书下达了三次,甄宓就拒绝了三次,并常常以有病在身推脱,她觉得自己难当皇后大任,希望曹丕能另选贤能,当时正值夏季,曹丕于是决定秋季再进行策立皇后事宜,但甄宓此时已经病重,不久就在邺城去世了,曹丕万分悲痛,追赠了皇后玺绶。


那么这两种观点哪种更可信呢?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最可信,因为曹家向来狠毒,总能做出一些令人意外的事情,甄宓因为失宠而多有怨言,而此时郭贵妃趁机进谗言,曹丕一怒之下处死甄宓是有可能的,因为曹家向来狠毒,后来甄宓的儿子曹叡即位后,郭太后因忧惧而死,这就说明郭太后曾经一定进过谗言,才导致甄宓被杀。


当然,甄宓被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种观点认为曹植曾经与甄宓有染,最后事情败露,被曹丕知道了,曹丕因此处死了甄宓,甚至想处死曹植,所以才会有七步诗传世,当然这种观点没有史料依旧,只能当做传说,毕竟曹植当年写下了《洛神赋》,以此来怀念甄宓,所以才有这种观点,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曹操当年想要得到甄宓,结果被曹丕抢走了,曹操怀恨在心,所以一直不立曹丕为太子,后来曹丕当上皇帝后,迁怒于甄宓,因此不再宠爱甄宓,而是选择了别人,最后将其赐死。


当然,还有最后一种原因,就是有人认为曹叡并非曹丕所生,而是袁熙的儿子,当时曹丕抢走甄宓时,甄宓已经怀有身孕,只是不明显而已,然而这种观点也没有史料依旧,或者因为是曹家丑闻,所以没有人敢记载此事,当然这只是推测而已,不能下定论,但甄宓之死,被杀的可能性更大,病死的可能性很小,应该是当时《魏书》的编撰者编造了甄宓病死的事情,以此来粉饰太平,所以说《三国志》的记载应该是真实的,甄宓确实是被赐死的。

...

13474

曹丕得到甄姬之后为什么又要处死她?他是什么用意?

因为他年老色衰,曹丕有怀疑他与曹植有不正当的关系,再加上曹丕宠幸郭氏,想立郭氏为皇后,所以杀了甄姬,他的用意主要还是为了能够让郭氏坐上皇后之位。甄姬由于种种原因,不再得到曹丕的恩宠,心生怨言,被曹丕知道,曹丕又是一个非常小气的人,所以就下令杀了甄姬。其实我觉得甄姬对曹丕还是不错的,可能就是因为封建的儒家思想禁锢了,也给自己埋下了隐患,又不屑于争斗,最后只能惨死。

甄姬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美人,他的美貌是可以和貂蝉媲美的,甄姬原本是袁绍的妾,但是袁绍得到甄姬没有多久,就被曹操消灭了。曹操这个人有个特殊爱好,就是喜欢收纳别人的妻子,别人的女人,所以甄姬这样有名的美人曹操岂能放过,但是无奈的是,他的儿子曹丕抢先了一步,所以曹操也不好与儿子抢夺一个女人,所以甄姬就嫁给了曹丕。

最开始曹丕还是非常喜欢甄姬的,甄姬原本也是贵族的子弟,从小饱读诗书,所以一直守封建的儒家思想所禁锢,他一直劝曹丕要多纳妾,劝曹丕要雨露均沾。年轻的时候倒是没什么,但是后来老了,容貌开始衰退,也就没办法与那些年轻女子相比了,再加上曹丕宠幸郭氏,所以甄姬私底下一直抱怨曹丕。曹丕是非常小气的人,之前曹丕的夫人就是因为说了曹丕几句坏话,就被曹丕杀了,所以甄姬的怨言被曹丕知道后,曹丕记恨在心。再者,曹丕宠幸郭氏,想立郭氏为皇后,又恐甄姬阻拦,所以索性将甄姬杀了。甄姬原本的家庭在朝中也是有一定的的,所以甄姬还活着的话,曹丕要立郭氏为后,朝廷上是会有阻拦的,只有杀了她,断了大臣的念想才行。

况且有传言说曹植因为甄姬的美貌,还为她写了《洛神赋》,这也是导致曹丕不能容忍甄姬的地方,怀疑甄姬与曹植有染。

...

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