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图演变过程相关内容

地图史的古代地图

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繁,地图成为军事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管子?地图篇》不仅精辟地阐述了地图的重要性,而且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地图的内容,以及地形、地物的表示方法较前又有所进步。当时构筑城池,兴修水利,开凿运河、灌渠等的需要,促进了测量技术和数学方法的发展,地图绘制开始建立在实地丈量的基础上。《周髀算经》记载:“凡为此图,以丈为尺,以尺为寸,以寸为分。分一千里凡用缯方八尺一寸;今用缯方四尺五分,分为二千里。”《战国策?赵策》中记有“臣窍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说明当时的地图不仅明确了按比例缩小的法则,而且主要用缯(丝织品)制图,形成中国古代地图的东方特色。
《战国策?燕策》中关于荆轲刺秦王,“图穷而匕首见”的记述,表明秦代地图在上象征着国家领土和主权。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推翻秦朝,萧何先入咸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可见秦汉两代都很重视地图,把它用作统治的工具。此时地图的品种逐渐增加,按其内容,已有类似于行政区划图、军阵图、、域外地理图等各种专用地图。
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地图(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作品,反映了距今2100年前中国地图测绘的光辉成就。这几幅地图都没有注明图名、比例尺和图例,其中两幅现在分别称之为地形图、驻军图。地形图长宽各96厘米,山脉、河流、道路、居民点均用统一的图例。山脉采用水平的山形线,并附加晕线表示山体的范围和走向。著名的九嶷山还加了鱼鳞般的陡崖符号。河流上游粗,下游细,弯曲自然,生动、准确地描绘出30多条支流构成的水系轮廓。其中 9条标注了名称。图中共80多个居民点,符号分两级:县级8个用方框表示,乡里级74个用圆圈表示,名称注在框内。道路20多条用实线表示,区分实线和虚线。地形图中心部分的水系和县级居民地的地理位置,同现代1:17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轮廓相近似(图3[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图的复原图])。驻军图上,除一般河流、山脉、道路和居民点作为地理底图表示外,另用红、黑色方框或三角形符号着重表示驻军的布置。反映了当时中国彩墨缯绘地图的工艺水平。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图是世界地图史上罕见的一大发现,联系到秦代、汉初疆域的开拓,县邑的增设,以及许多工程的宏伟规模,绘制出这样精美的地图是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的。 在西方的古代文化中心──埃及,地图的测绘是从尼罗河流域土地丈量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但是到了希腊、罗马时代,注意力转向了地中海航海地图的测绘。埃及的几何学和地理知识传播到地中海沿岸各国,测量经纬度,研究,编制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已知世界的地图,成为西方地图测绘的主流。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之后,科学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城,地图测绘一度出现繁荣。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最先测量了地球曲率和周长,并绘制出以经纬线为坐标的地图,包括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已知世界的地图。公元120年,克罗狄斯·托勒密编著了8卷《地理学指南》,其中6卷用于记载8000个经纬度。他第一个设计了圆锥投影和用经纬网格绘制地图。附在书内的27幅世界地图和26幅局部区域图,佚失数百年之后,1475年从阿拉伯文献中辗转译印,到1740年共刊印50版之多。这些地图堪称当时西方的划时代作品。
公元300年到1300年左右,欧洲深受封建统治和宗教神学的压迫,神学代替了科学,地图成为宗教思想的俘虏。当时的地图只是辗转抄袭、粗略荒谬的作品。T- O型宗教环宇图千篇一律:耶路撒冷居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构成“T”字形,分隔着欧、亚、非3洲。这些绘制在羊皮上的地图既无投影,又无比例,除了宗教艺术的装饰之外,科学上毫无价值,这个时期是西方地图史上漫长的黑暗时代。 中国西晋时的地图学家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测绘地图的理论、体例和他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制图必须遵守的几项原则──“”。同时他在门客京相的协助下,编制了《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前者具有历史沿革地图的性质,后者则是计里画方的实验样品,即将缯八十匹的中国全图缩编为方丈挂图。裴秀倡导的计里画方的方法,长期为中国古代编制地图所遵循,并且影响远及朝鲜和日本。唐、宋两代,地图曾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和行政管理、外交和军事活动的各个方面,官府制图事业盛极一时,但大都因循抄袭,科学上无所建树。惟唐代的独创一格,他编制的《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图》开创了边疆险要地图的先例。他运用朱、墨二色绘图的传统技法,表示地图内容的历史沿革。他的另一杰作《海内华夷图》流传达500年之久。广三丈,纵三丈三尺的原图虽没有流传下来,但西安碑林中仍保存有1136年上石的禹迹图(图4a[禹迹图(a)和华夷图(b)〔局部〕])和《华夷图》(图4b[禹迹图(a)和华夷图(b)〔局部〕])的石刻。碑上刻有“唐贾魏公图所载,凡数百余国,今取其著闻者载之”的文字。可以看出《华夷图》渊源于贾图。西安碑林这两幅石刻地图,不仅是保存下来的反映裴秀以来计里画方的地图实物,反映了宋代已能对长江、黄河水系精确测绘,已具有对边疆邻邦的丰富地理知识;而且两图刻于同一石块的正反两面,彼此上下颠倒,可用于拓印。以后又不断涌现优秀的地图作品。如宋代的税安礼编有《地理指掌图》;元代的经过10年游历考证,汇编了长宽各七尺的《舆地图》,成为明、清两代地图的范本;明代的又以《舆地图》为基础增补改编成《广舆图》。1541~1579年间《广舆图》增订刊印七次,1799年还重刊一次。自明嘉靖至清初的地图,大多数与《广舆图》有关。著名的陈祖绶的《显皇职方地图》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都是以《广舆图》为基础编制的。

...

11738

古代人是怎么发明地图

8791

古代的地图是怎么做出来的?

5866

中国从古至今疆域版图的变迁???

2965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版图最大

87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版图面积最大?

19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