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相关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7413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12378

怎样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7366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的百家有哪几家?他们各家的思想和主旨各是什么?

155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为何后世传说极多呢?

提起纵横家,不少人可能就会想到苏秦、张仪两人。在战国中后期,两人依靠自己的口才游说诸国,为自己谋取官职,期间分别提出“合纵”、“连横”的策略。苏秦联合东方各国,提出合纵抗秦的策略,使秦国十多年不敢出函谷关。而张仪依靠连横的外交策略,帮助秦国打破了东方诸国的联合,为秦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为两人的突出表现,后世就将那些像苏秦、张仪一样的人称为纵横家。

不过纵横家是后世赋予他们的称呼。在先秦时期,他们一般被称呼为游士、说士、辩士等。换句话说,虽然被称为纵横家,但本质上讲,这些人其实就是那些依靠自己的学识与口才来谋取官职的游说之士。获得官职后,这群人就通过各种途径来践行自己的主张,通过游说各方,左右天下局势,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纵横家一般都精通外交策略、游说艺术和权谋之术。对于纵横家来说,杰出的口才是他们立身的根本。史书记载,苏秦曾经游说各国,希望谋得一官半职,但都没有成功,最后一贫如洗回到家中。家人看到后很担心,但苏秦却说,只要自己的舌头还在,还能说话就不是大问题。之后,又在家中苦学数年之久的苏秦再次前往游说各国,最后成了合纵长,负责协调东方各国联合抗秦。

而为了提高自己的游说水平,广博的学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纵横家不像儒家、道家、墨家这些,纵横家似乎并没有什么十分核心的观点。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图说服各方,他们需要了解各家的思想,掌握足够多的知识与信息,以应对各种质疑与挑战。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们会援引各种材料,而不局限于某一家的观点。有时甚至要通过寓言故事,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对纵横家来说,如何说服对方最关键,而其他那些,都是为说服对方服务的。


此外,纵横家还要精通外交策略。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关系多变,时而对抗时而联合。而各国间关系的转变,必然也影响着各国的国内局势。若对整体局势没有了解,恐怕就很难准确地处理国内、国外出现的问题。而且,当时各国的国内环境也极为复杂,有时为了解决国内的问题,不可避免地需要借助他国,这就要求纵横家能够精通外交策略,用外交手段操纵各国政局,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战国后期,各国争锋,在采取军事行动的同时也会利用外交手段来削弱对方。比如燕国在进攻齐国之前,就先采用苏秦的策略与他国结盟,孤立齐国。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纵横家是什么办法都会采用的。因此,一个合格的纵横家必然也要精通权谋之术。因为当时,纵横家的地位与权力全都来源于其所投靠的君主,因此十分不稳固。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们只能尽力打压竞争者,提高自己的名声,或者拿到足够的功劳来换取君主的信任。比如张仪,为了破解东方各国的合纵策略,就尽力讨好楚王,获得楚王的信任。张仪向楚王许下不少好处,诱使楚国放弃了与齐国等国的盟约,等到楚国与齐国等国疏远了,楚王才知道张仪是在欺骗自己的。然而此时,楚国已经很难再独自对抗秦国。


不过,纵横家之所以能够左右天下局势,主要是当时的局势使然。比如苏秦合纵六国时,六国正苦于秦国对自己的威胁。此时魏国实力下降,赵国尚未崛起,各国都没有办法独自与秦国抗衡,因此得到了燕、赵两国支持的苏秦才能让各国接受自己的合纵策略。而到张仪游说各国时,东方各国之间龌龊不断,秦国的实力不降反升,各国既不愿联合抗秦,又没有胆识独立抗拒秦国,这就给张仪的连横策略提供了机会。换言之,无论苏秦、张仪的个人能力如何优秀,若不是恰逢这样的环境,两人也不会取得这样的成就。

《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时期纵横家言行的书,通过《战国策》我们可以知道,像苏秦、张仪这样的纵横家只是少数,更多的游说之士最终不过是凭借口舌之利,争取些许好处罢了。但即便是这么一点好处,也足够让纵横家抛弃所有道德底线来争取了。

...

5189

什么是纵横家?

1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