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王恭厂大爆炸相关内容

明朝那些事 里面怎么没有提及天启王恭厂大爆炸? 这个大爆炸明史里面没有提及么?

13712

历史上的王恭厂大爆炸发生在什么时候?

17078

王恭厂的王恭厂大爆炸

王恭厂大爆炸,史称“天启大爆炸”或“王恭厂灾”,是公元1626年5月30日(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端午节次日上午9时,北京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的离奇爆炸事件。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
公元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即明熹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时),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了一次离奇的大爆炸事件。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据估算,此次爆炸的威力约为1万至2万吨当量的黄色炸药(TNT)。
爆炸发生时,“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从东北方向传来一声闷雷似的轰响,隆隆的声音渐渐向西南移动。突然一声巨响,王恭厂方圆十几里顿时涌起漫天的灰土,紧接着天色便昏暗下来,不一会儿就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了。人们只觉得大地猛烈震撼起来,数万间房屋轰然倾倒,许多大树连根拔起。王恭厂附近的象房被震塌,象群仓皇奔逃。人们惊魂未定,王恭厂又是一声轰鸣,地面突然迸裂,出现两个十几丈深的大坑。只见从坑中升起一股股烟云,飘飘然向东北方向滚滚而去。石驸马大街上有一5000斤重的大石狮竟被掷出顺承门(今宣武门)外。西安门一带,米粒大小的铁渣在空中飞舞溅落,长安街一带,不时从空中落下人头,有的仅剩眉毛和鼻子,德胜门外尤甚。密云境内,居然飞来20余棵大树。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死伤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许多人都是赤身裸体”。
在爆炸中心范围内,走在街上的官员薛风翔、房壮丽、吴中伟的大轿被打坏,伤者甚众,工部尚书董可威双臂折断,御史何廷枢、潘云翼在家中被震死,两家老小“覆入土中,宣府杨总兵一行连人带马并长班关7人没了踪影”。承恩寺街上行走的女轿,事后只见轿子都被打坏在街心,女客和轿夫都不见了。中心区以外也受到强烈的冲击波影响,皇上感到大震,起身便冲出乾清宫直奔交泰殿,(情急间)“内侍俱不及随,止(只)一近侍掖之而行”,这时“建极殿槛鸳瓦飞堕”,正中近侍头部、脑浆迸裂,而“乾清宫御座、御案俱翻倒”,正在修建大殿的工匠,因“震而下堕者二千人,俱成肉袋”。
在《明实录·熹宗实录》、《国榷》、宦官刘若愚所著的《酌中志》、北京史地著作《帝京景物略》、《宸垣识略》中对王恭厂大爆炸都有记载,甚至连明代佚名小说《梼杌闲评》第四十回中也有描写此事件的情节。其中属于官方的、相当于新闻公报性质的邸报底本,佚名抄撰的《天变邸抄》对王恭厂灾变记述最为详细。
《天变邸抄》记载: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动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城(应作“承”)门大街,北至刑部街(今西长安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僵尸层叠,秽气熏天,瓦砾盈空,而下无从辨别街道门户。伤心惨目,笔所难述。震声南自河西务,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告变相同城中。即不被害者,屋宇无不震裂,狂奔肆行之状,举国如狂。象房倾圮,象俱逸出。遥望云气,有如乱丝者,有五色者,有如灵芝黑色者,冲天而起,经时方散。合科道意火药局失火,缉拿奸细而报,伤甚多,此真天变大可畏也。
《明实录·熹宗实录》卷71记载:(天启六年五月戊申)王恭厂之变,地内有声入霹雳不绝,火药自焚,烟尘蔽空,椽瓦飘地,白昼晦冥,西北一带相连四、五里许房舍尽碎。时厂中火药匠役三十余人尽烧死,止存一名吴二。上命西城御史李灿然查报,据奏:塌房一万九百三十余间,压死男妇五百三十七名口。
《国榷》卷87记载:丁未。王恭厂灾。东自顺城门,北至刑部街,坏民居万余区。男妇死五百三十余人,盖火药局骤发也。玄武门(今神武门)火神庙守门内臣,闻乐音三叠出自庙中,见有火球滚出,腾空而去。众方属目。俄东城声如霹雳,天地昏暗。上在乾清宫,走避建极殿,御座俱倾,大殿工人坠死二千余人,凡死伤俱裸露,衣服飘挂西山之树。昌平教场衣服成堆。员弘寺街轿中女赤体无恙。石驸马街大石狮飞出顺城门外。
《梼杌闲评》第40回记载:到了五月六日巳刻,京师恰也作怪——京城中也自西北起,震天动地如霹雳之声,黑气冲天,彼此不辨。先是萧家堰,西至平则门、城隍庙,南至顺城门,倾颓房屋平地动摇有六七里,城楼、城墙上砖瓦如雨点飞下。人先但见烟雾满前,不辨路头,后又被震倒墙屋的响声聒耳,弄得人进不得出不得,路上压死、惊死的人何止万余。个个都是赤身裸体,焦头烂额,四肢不全。工部衙门至十附马街一带,五六条胡同内,就是官员,也多有死的。顺城门内象房震倒,象也惊得发狂,东奔西走,不知踏死多少人,一城中惊得鬼哭神号。此时官民死伤者甚众。直至两三日后方定。
对于王恭厂大爆炸,几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地震引起的,有人说是火药自爆、也有人认为陨星坠落,认为隐火山热核强爆有之,认为是由地震、火药及可燃气体静电爆炸同时作用亦有之,更有甚者,认为是外星人入侵、UFO降临等。但每一个观点都没有摆出无可辩驳的证据,使人完全信服。
试解明末王恭厂大爆炸之谜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惊心动魄的灾难,1626年北京王恭厂大爆炸与3000多年前印度“死丘”事件、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被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为了弄清王恭厂爆炸的真正原因,1986年5月30日,即这次特大灾难事件发生的360周年,北京明史专家和从事天文、地理、地质、地震、军工、古兵器、科技史、新闻史等各方面研究的专家,曾召开过王恭厂大爆炸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了论文集《王恭厂大爆炸──明末京师奇灾研究》。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员、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王铭珍倾向于火药燃烧爆炸说。
王恭厂位于北京内城西南隅,早年间的地图标注为王公厂胡同,现代地图标注地点约为今西城区新文化街以南,象来街以北,闹市口南街以东,民族宫南街以西的永宁胡同与光彩胡同一带。
王恭厂创办于明初,始为铸铁厂,后改为兵工厂,专为皇家制造盔甲、枪炮、火药。日常存储火药万斤,按照等级防火安全措施进行保卫,在火药库房周围掘有深井数口以备灭火。王恭厂防卫职责由京城守卫侍卫亲军负责,昼夜当值巡逻。防火、防止贼寇入侵之事,管理甚严。
神秘爆炸石狮子挪窝
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1626年5月30日)上午,京城街道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突然一场巨大而又离奇的大爆炸发生了。在一声巨响的同时,一股灰色气流突然直冲云霄,天色立刻昏暗变得如同夜晚一样。瞬间,以王恭厂为圆心半径大小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地区的万间房屋尽数倒塌粉碎。死亡约10000余人,受伤约20000余人。
据《明季北略》记载:“东至顺承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灰粉,屋数万间,人二万余,震声南至河西务,东至通州,北至密云、昌平告变相同、京城中无不被害者,屋宇无不震裂” “长安街空中飞堕人头。或眉毛和鼻,或连头额纷纷而下。大木飞至密云,石驸马大街有大石狮子,重五千斤,数百人移之不动。从空飞去顺承门外……”
有文献记载:在爆炸中心范围内,走在街上的官员薛风翔、房壮丽、吴中伟的大轿被摧毁,工部尚书董可威双臂折断,御使何廷枢、潘云翼在家中被震死,宣府杨总兵一行人连人带马没了踪影。
还有文献记载:王恭厂距象房较近,大爆炸时,象房倒塌,大象逃逸,上街奔跑,踏伤百姓多人。
大爆炸引来多种说法
王恭厂大爆炸的原因历来有多种解释,综合起来有:地震说、火药焚烧爆炸说、龙卷风说、陨石坠落说、地球内热核强爆说等。还有荒诞学说:外星人飞船坠毁说、外星人入侵说等。
为了弄清王恭厂爆炸的真正原因,1986年5月30日,即这次特大灾难事件发生的360周年,北京明史专家和从事天文、地理、地质、地震、军工、古兵器、科技史、新闻史等各方面研究的专家,曾召开过王恭厂大爆炸学术研讨会,笔者也有幸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个人的见解。会后出版了论文集《王恭厂大爆炸──明末京师奇灾研究》。这次会议很多人倾向于地震说。笔者倾向于火药燃烧爆炸说。并且就现存所有记载这次大爆炸的诸多史料中内容,提出了很多旁观佐引。
试解火药爆炸说
爆炸当时,王恭厂内贮有火药数百吨,存于库,久而久之,原本为粉状的火药会变成结晶体,分装时得用硬物撬开,或许地面上会溅有散落的火药,此时正是干燥季节,稍有摩擦撞击,就有引发燃烧爆炸之可能,在王恭厂大爆炸中,内部差役几乎都被炸死了,唯有太监吴二幸存。《两朝从信录》称:“时救火诸役,从厂中救出净身男子吴二,问之,口称:身系厂中,本撮火药人役。但见飚风一道,内有火光,致将满厂药坛烧发,同作三十余人皆被烧死,止存吴二一人。”
如果吴二所言不是虚构,则可断定王恭厂大爆炸是由于火药燃烧导致的。当时也有人向皇帝奏报说可能是有奸细放火,天启皇帝闻之受到了很大震惊,终日心恐不安。王恭厂爆炸仅仅一年后,天启皇帝朱由校就驾崩了,其弟朱由检即位。这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虽然他是一个很勤政的君王,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匡扶社稷,包括铲除魏忠贤阄党集团,但是,火药库爆炸事件频发。他在位17年,至少发生三宗京城火药库爆炸事件。至1644年,大明王朝走向了历史末路。此时距王恭厂大爆炸还不到20年时间。
从历史观点看,稳定的社会治安,对于预防爆炸事件的发生,巩固政权是极为重要的。
当然笔者是不反对地震之说的,地震的二次灾害是完全可以诱发火药库爆炸的。《天启实录》载:“是日,蓟州密云地震。”即是说:当日,确有震情,但震中是在密云,距北京城200华里。从防震角度看,如果兵工厂火药库有较好的防震设计,也不会因为地震引爆火药库。

...

20467

关于王恭厂大爆炸

1657

为什么夏王朝的没落自孔甲而始?为什么这家伙喜欢养龙,还吃了一只?

帝泄传位给帝不降,不降在位第六年,夏征九苑。这说明帝不降的时候,夏王朝还是有相当的实力的。帝不降执政的晚年,考虑到自己儿子孔甲性情乖僻,认为他并不适合治理国家,于是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扃。这就改变了启以来父传子的制度,史称“内禅”。这种兄弟相继的传位方式给后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在本书后篇会有详细地介绍。

据说扃即位后二十一年,天空中接连十天妖光闪现,扃在第十天暴毙而亡,妖光也随之消失。扃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胤甲。

胤甲即位后,商的已经逐渐崛起,而夏的国势却趋于衰落,对东方夷族的管理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将国都迁走,退居到西河(今河南汤阴)。胤甲其实还有一个别名,叫“廑”(读仅音)。廑这个字读“仅”音的时候,意思是:临时性居住的小屋,比如避暑避寒用的别墅。人们为什么给他取了一个这样的别名呢?原来胤甲当政的时候,中原大旱,烈日不断,气候异常。不仅庄家牲畜用水难支,就连人民也都热渴难耐,可是此时的胤甲却跟没事人似的居住在自己的夏季别宫里,纳凉偷懒,所以被人们讥讽,说夏王胤甲其实叫做“廑”。从廑开始,夏王朝的国运便一路往下了。

廑在位没几年就病死了,传位给自己的堂兄弟孔甲,而这个孔甲父亲,便是始开“内禅”制度的帝不降。不降本意不愿传位给孔甲,为了国家而传位给自己的兄弟,本以为夏王朝可以继续昌盛下去。不料自己内禅给弟,弟之子又内禅给自己的儿子,如此兜了一圈,夏王朝国柄最后还是落在了孔甲的手里,而这个不被父亲看好的儿子,又会给夏王朝带来怎样的磨难呢?这就要细细道来了

夏朝的时候,人们多崇尚鬼神,君王们更是极其注重祭祀,泄将先王大禹的玄圭都沉入河中祭河神,便可见一斑。这个孔甲呢更是沉迷此道。他本是帝不降的长子,按照夏朝规矩,理当在不降之后继承王位,可是不降偏偏自创出一套“内禅”的把戏,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叔叔扃,扃又将王位传给了他自己的儿子廑。于是孔甲便天天祷告,夜夜祭祀,希望自己可以再得大位。

真是天道莫测,扃和廑都是短命的君王,内禅一圈,王位又再次回到了孔甲的囊中,恐怕连他的父亲不降地下有知,也会认命。

这种东西,尤其在我们中国人而言,信之则有,倘若灵验,便会更加虔诚。孔甲以为自己对上天的祈祷被采纳,所以才能再次为王,故而在祭祀的时候便加倍小心,仪式也愈加频繁和隆重。因为孔甲对神的无限崇拜,还流传下来一段“孔甲养龙”的故事:

话说孔甲当政的时候,因为对天帝顺服,于是天帝便赐给他驾车的龙,黄河龙两条,汉水龙两条(《史记》中记载为共两条),各有一雌一雄,好让他们可以繁衍。但是孔甲不会饲养这种神兽,一时又难以找到传说中专门养龙的豢龙氏家族,当时一筹莫展。刚好这时候有个叫刘累的,说自己是陶唐氏的后代,曾经向豢龙氏学习过驯养天龙。于是他便被孔甲招徕为饲养天龙的官员,并赐他为御龙氏,还将豕韦氏后代的封地赏给了他。

可是这个刘累有名无实,居然因为饲养不善,使其中一条雌龙死了,刘累便偷偷地将龙剁成肉酱,烹制后献给孔甲吃,孔甲吃后觉得美味无穷,可是去到龙苑中一看,却少了一条雌龙,雄龙也病怏怏的没有精神。孔甲大怒,派人向刘累要龙。可是雌龙已死,雄龙又不能自己繁衍后代,刘累害怕夏王问罪,便搬家到鲁县(今河南鲁山)避难去了。

此时夏王朝的并不能覆盖到鲁县,孔甲万般无奈,只好又到处寻找可以帮他养龙的人。终于觅得一位名叫师门的养龙高手。师门是真正的养龙专家,把剩下的那条雄龙养得威风凛凛,神采奕奕。孔甲见了也十分高兴。但是,师门是个直性子,不会屈颜奉迎,经常在如何养龙这方面和孔甲辩驳,并说夏王不懂装懂。这让孔甲很没有面子,最后恼羞成怒,派人拿住师门,并将他处死,还将尸体抛在郊外的旷野,任由野兽啃食。

几天之后,突然天降大雨,狂风骤作,电闪雷鸣,鬼呼神啸。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又烈阳高照,城外的山林竟然无火自焚。孔甲本来就相信鬼神之说,于是便认为这是师门的鬼魂作怪,又或者是天神要惩罚他错杀了养龙之人。想到此处,孔甲便带上随从,乘上马车,赶到郊外师门的抛尸处做祭祀祈祷。祈祷未毕,周围群兽号叫,孔甲连忙等车回城,谁知走到半路途中,便因惊惧而死。

这算是神话传说,不过据《汉书》所载,孔甲作《盘盂铭》,三十六篇。另据《吕氏春秋》记,孔甲还做过一首名叫“破斧”的歌,并连同一段故事:

孔甲有一次去东阳的黄山打猎,不巧的是骤雨急至,并且大风阵阵,天色顿时昏暗。迷失了方向的孔甲在乱闯之中走进一家平民的屋子,正巧这家人正在生孩子。有人就说:“这孩子在君主到来的日子里降生,将来一定大吉大利。”有人却说:“只怕这个孩子享受不了君王带来的福分啊,将来一定会遭受灾难。”孔甲听了,便说:“让我把这个孩子带走,让他做我的儿子,谁还敢害他?”于是就把这个孩子带回了夏都。

这孩子长大成人后,很偶然的一次意外,帐幕掀动的时候,导致屋椽裂开,有一柄斧子掉下来砍断了他的脚。于是只好让他去做守门的官。事后的孔甲不无感慨:“发生这种灾难,或许是命中注定吧。”于是便作了一首《破斧》之歌。据说这便是最早的东方音乐。

但是《国语·周语下》对其的评价却特别不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这个意思就是说,孔甲搞乱了夏朝的统治,危机从此开始,然后再传了四代,夏王朝便灭亡了。究竟孔甲的子孙都是些怎么样的君王呢?

...

5092

夏朝刘累养的“龙”被做成了美食,他养的究竟是什么?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充满了神秘感,帝王更是称自己为真龙天子。只是人们至今还没有发现龙的实物,只有传说以及历朝历代关于龙的图案,并且这些图案还在不断变化。因此,很多人认为龙并不存在,只是古人的想象而已。但是据《史记》记载,在很久很久的夏朝,有一个叫刘累的“养龙专家”,他曾养过两条“龙”,其中还有一条“龙”被做成了美食。那么,刘累养的“龙”到底是什么呢?


据《竹书纪年》、《左传》和史记都记载了“养龙专家”刘累养龙的事迹。在史书上说,孔甲是夏朝的第14代君主,这个孔甲是一个昏庸无道之人,信奉鬼神方术。在孔甲在位的第三年,在今河南省临颖县豢龙城东南角龙荡沟处得到了一对雌雄双龙。孔甲很开心,但是他不会养龙,就找到了曾向豢龙氏董父学豢龙的“养龙专家”刘累,让他饲养这对雌雄双龙。


起初,作为“养龙专家”刘累的技术真不是盖的,他将这对雌雄双龙养的非常好。领导很满意,孔甲就封刘累同志为御龙氏,成为御用养龙饲养员,代行豕韦国君。但是刘累还没有浪几天,其中的一条雌龙就死了,刘累则一不做二不休,竟然将其做成了美食,进献给了孔甲。孔甲吃得很开心,要刘累继续进献。只是这刘累只有两条龙,也经不住孔甲这样吃,他担心龙死的事情东窗事发,他就直接撂挑子开溜了,跑到了河南鲁山的山里隐居了起来。

由此记载可知这传说中的“龙”并没有什么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能力,跟其他的动物没什么两样,任人宰割,不仅被当成了宠物,而且还被做成了美食。那么,刘累养的”龙“到底是何物呢?


要看刘累养的“龙”到底是何物,不妨看下面两个考古现场,其答案就呼之欲出了。第一考古现场是距今距今约6600多年的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址,1987年考古人员在仰韶文化址发现了”中华第一龙”——蚌龙。这副由贝壳蚌壳精心摆塑的龙图案,并没有我们印象中修长的蛇身,它身长1.78米,高0.67米,尾巴粗大,四肢有鹰形爪,头部双吻狭长。这蚌龙的形象,跟鳄鱼很是相像。


如果还不能确认的话,我们不妨再看一看第二考古现场——山西临汾陶寺遗址。经专家认定,这个山西临汾的陶寺遗址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的一座古城遗址,正好处在舜帝时期和夏朝孔甲时代之间。在陶寺遗址出土了一件彩绘龙纹陶盘,这是上古君王祭祀所用的一件礼器。其中的龙的大嘴呈方形而修长,满口獠牙利爪,酷似鳄鱼的嘴巴。

同时,在陶寺遗址还出土了另一件文物——“鼍鼓”,这是上古时期君王祭祀所用的打击乐器,其外蒙皮以鳄鱼皮制成,鼓腹内甚至还留有几块鳄鱼的皮下骨板。这两两件文物的出土,充分证明了夏朝时期我国的北方地区曾经也是鳄鱼生活区。


在古籍中关于龙的记载也多与水有关,其中《周易》中关于龙的记载也是潜龙在渊、见龙在田之类的,离不开水,说明这种生活常生活在水中。此外,甲骨文中“龙”字的形象,是一个血盆大口的兽头,加一个修长的身躯,还有小短足,跟今天的鳄鱼非常相像。



综上所述,由考古发现的蚌龙、彩绘龙纹陶盘、鼍鼓以及古籍记载、甲骨文等等证据,让我们不难相信夏朝刘累养的两条龙,其实就是两条大鳄鱼。后世则在此基础上,加了各种动物的元素,进行了二次创作与美艳。因此,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龙”的形象,跟原始形象大相径庭,完全就是一个PS的产物。

...

8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