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之日唯有昨日海豹突击队相关内容

《艰难一日》中 “轻松之日惟有昨日” 英语原文是什么??

9845

“轻松之日,唯有昨日”海豹突击队的座右铭!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14057

艰难一日的读后观感

战争是一场以生命为赌注的游戏,可以游戏其中,但是不能不重视。—— 游戏可以模拟战争,但是却永远没有那种压力我比较喜欢战争,但是重视的不是那些战争本身的事件,而是一方面想通过战争,人类这个终极解决问题的方法,来了解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则是了解战争中的手段,在以生命作为赌注的情况下,看看人们能够爆发出的创造力和忍耐力。纵观历史,虽然世界上的战乱不断,但是因为技术的提高,以及几次战争中美国对手的极其羸弱,让人实在看不出有什么两点,无非是用百万元的炸弹肆无忌惮的轰炸几元钱的设备,人命除外。看得只是让人不平和辛酸,出外便没有多少战略和战术的奇迹。不过有一个例外,就是拉登,这个美国发誓集全国之力来搜捕和围剿之徒,居然躲藏了十多年而毫无踪迹,不能不算是游击战术的一个奇迹。可惜,也许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万幸,2012年传来拉登在巴基斯坦被击毙的消息,虽然又验证了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是最安全的躲藏策略,但是我更关心的是他是如何被发现的,至于如何被击毙的,其实在情报被确认后,他就注定死了,并无太多稀奇之处。本来我听说美国出了一部电影《刺杀本拉登》,不过我想好莱坞出品必定是气势如虹,但是恐怕场面有余,内幕不够,所以就犹豫是否看一看。后来春节回老家的时候,看到书店有卖《艰难一日》,略微翻了一下,就发现居然是参与杀死本拉登任务的一员写得,虽然开篇就点名内容不涉及任何机密,只提供行动的整体情况,当然都是公开的信息,不过我也决定买了,毕竟想从公开的场合获取机密情报,就是不可能的,那就不妨看看这本书就行了。书中采用典型的倒叙,从刺杀任务开始出现坠机危险,就打住,开始讲述此特种兵以前的成长和可以公开的任务,到了后部,才转回此次行动的经过,然后接着坠机开始讲后面的经过,直到行动完满结束后,他决定退出部队,估计他出了这本书后不退也要退,所以就选择了主动退出。从全书的构思看,还是中规守矩,比较符合一个纪实故事的写法,既吸引人,又不混乱。讲一讲从书中透露出的一些细节分析,整个美国特种作战可以分成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包括作者在内的行动人员,书中主要是海报六队的成员,他们可以算是职业的军队,在几十万军中挑出体力和智力上佳人选,然后在长年累月训练,有任务就出任务,没有任务就在基地模拟现实进行训练。第二部分,则是行动组之上的指挥官,他们负责和军事上层人员接洽任务,协调行动队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但是并不指挥行动中成员的具体行动。第三部分,是美国军队上层的领导,包括总统等,他们负责从上来决定是否介入和进行某些行动。第四部分,分析员,他们负责从各种信息中分析目标存在地方和情况,此次行动就是由一个女分析师苦苦寻找了五年才发现了本拉登的具体位置,而且在行动开始前,拉登住宅的任何细节都是分析师提供的。那么行动是如何展开的,应该是分析师经过多年终于找到了拉登的位置后,报请领导,批准后,找海豹六队的指挥官,指挥官集合行动队员中的精英组成临时小队,进入秘密基地,和分析师一起针对行动做准备。行动确保成功以及考虑问题后,领导终于决定行动,由指挥官带领行动组空降到敌人住宅后,各小队行动杀死目标后,再安然回基地。书中最为保密,语焉不详,而作者又非常敬重的,并非指挥官,恰恰是“分析师”,其中描述了分析师是如何找到本拉登,只是聊聊的两三段话,而且公开的全是已经在公开媒体中已经热炒出来的一些细节,毫无新意。我对这个非常感兴趣,可惜这本书并不是“维基解密”,所以只能在看后,遐想真正的分析师工作方式,以及他们的机遇巧合。我可以这样设想,美国肯定已经监视了手机信号,以及所有的网络通信,那么琐碎的信息应该是从这里来的。其次是对于抓获的基地分子的审问,这里获取的情报必然充斥大量虚假的情报,分析师的责任应该是将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综合评判信息是否“集中”体现出某种同一性,然后再进行验证,不惜动用行动人员进行刺探,然后得到准确信息,他们就趴在网上的蜘蛛,这个比喻应该很形象。那么在未来的战争中,“信息和计算力也是战斗力“就绝对不是夸张。所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进行信息隐藏,恐怕还要进行信息的伪造,以掩盖真正的信息。信息战,将决定未来战争的胜负

...

18293

介绍艰难一日的文章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