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顾一般人做不到吗相关内容

司马懿的狼顾之相是真的假的?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建立曹魏。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公元222年,孙权称帝,是为东吴。

魏蜀吴三国斗争了四十多年,没想到最后拱手将胜利果实让给了司马家,“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晋,史称东晋。当然这一切都得感谢他的祖辈父辈,特别是司马懿,在老谋深算的曹操手下韬光养晦了二十年,为司马家族代魏自立铺平了道路。

那么,以曹操的手段,真没看出司马懿的狼子野心吗?其实不然。

据《晋书宣帝纪》所载,“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说曹操听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就去试探他。让司马懿回头看,头居然可以转180度!也就是脸向正后方看,而身子不动。

另外,曹操又梦到三马同食一槽,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正好父子三人,“槽”又与“曹”谐音,因此曹操十分担心。因此告诉曹丕,一定要小心提防司马懿。

然而,曹操死后,曹丕继位非但没有远离司马懿,还重用提拔他,这是为什么呢?

1、司马懿跟曹丕关系好。“魏国既建,(司马懿)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乐号曰四友。”司马懿一直以来都坚定地站了曹丕的队伍,站对了位置,过得自然有滋有味。而且,司马懿还经常能出点好主意,自然被领导喜欢。

2、司马懿低调的处事风格,“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这种细心勤勉的精神得到了当时同样战战兢兢的世子曹丕的认可。

但是呢,我们看史书的话,也会发现其中有矛盾的地方。

比如说,曹操如果真的早就怀疑了司马懿,为何不直接将他杀了,或者最少也给他封个边缘的官做,远离权力中心呢?要知道,以曹操的权术,杀一个司马懿根本不在话下,司马懿既非望族,又无背景,曹操如果想杀他易如反掌。

但矛盾的是,一方面曹操发现了司马懿的狼顾之相,一方面又派他做太子中庶子,也就是辅佐自己的儿子,正像是善于猜忌的曹操会做出来的事情吗?因此有人怀疑,”狼顾之相“的记载很可能是无中生有。

考虑到《晋书》是唐代房玄龄等人所编著,离三国两晋也隔了300多年了,其实史料上也不一定特别正确,就像我们后人也不能保证现在的史书记载就是真的,就不去深究了。

...

15899

鹰视狼顾是什么面相 历史上有鹰视狼顾之相的人都有谁

3830

为什么狼顾之相的人被鹰视之相的人克制的死死的?

14006

有狼顾之相的人究竟是怎样的人

1982

狼顾之相的人不可交吗

12203

什么是“狼顾之相”?

三国时期奇人异士多如牛毛,诸葛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一提到司马懿,人们总是喜欢拿司马懿与其作对比,两者或有高低或在伯仲之间,但不论如何都能表明一件事,那就是司马懿乃是一位旷世奇才,这也是曹操对他的评价。

毋庸置疑的是曹操对司马懿一直都有防备之心,明知对方有狼子野心,奈何司马懿的城府甚至比起才干更加出众,搞得曹操也是将信将疑,外加对方确实有才能,他又舍不得杀,否则也不会在临死前要曹丕重用对方但重用之后必须再做打压。

可以说司马懿的聪明和城府都是他保命的原因,曹操生性多疑,在还没成气候的时候就曾听说过司马懿的才干,想将其收入麾下, 但司马懿认为当时的曹操还未在中原立足,还想再观察观察,便称病不起,以曹操多疑的性格自然不信,对方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个时候称病,于是为了试探一下司马懿便派出“刺客”前去吓唬一下司马懿。

按照曹操的想法是对方若是跑了定然是装病,若是没跑便是真病,月黑风高之时刺客潜入司马懿府中,用剑猛然刺向司马懿胸口,司马懿纹丝不动,刺客立马收回了剑,翻窗逃走了,曹操知道后这才不再起疑心。可见司马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可以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日后曹操羽翼丰满,司马懿欣然出山,以他的聪明才智自然是知道曹操对他不放心,所以和曹丕混的很好,说起曹操为何不放心司马懿,就不得不说一件事。

古人对“相术”非常钟爱,据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往往有这种相貌的人都有狼子野心,居心叵测,所谓的“狼顾”就是身子一动不动,脑袋可以转到后面,一般人向后看身体必然会动一动,而狼则不同,狼左右后看时的身子是纹丝不动的,只有脑袋在转,故而将这种行为称为“狼顾”。

曹操自然也听到了这种传言,为了证明传言是否属实,有一次曹操见司马懿走在前面,便故意叫了一生:“仲达,你等一等。”,猛然司马懿露出了“狼顾之相”,曹操大惊,从此便对司马懿起了杀心。奈何司马懿为人太过谨慎,而且工作勤勤恳恳丝毫挑不出一点毛病,简直是模范大臣,让曹操挑不出一点的毛病,外加曹丕时常在让耳边吹耳旁风替司马懿说好话,曹操就算有心但也无名。

我认为曹操其实对司马懿是既想杀又想留,即便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但对方能让他对其挑不出一点毛病也是他的本事,也正是这种本事加重了曹操的爱才之心,这才想着为曹丕留一位王佐之才,但同时也叮嘱曹丕小心提防,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最终还是被司马家篡了位。

...

226